病床上仰臥的大師雖然麵色蠟黃,眼睛裏卻很有神采,見兩人進來還微微頷首,勉強露出一絲笑容。
陳潔上前在病床邊站定,微微笑著說道:“您說吧。”
很明顯,在他們之間已經不需要俗世的客套。李旦站在陳潔身邊沒有說話。
“謝謝你照顧小青,以後就拜托你了。”大師抬起枯瘦的雙手合十,向陳潔致意,聲音依舊清朗。
“小青和陳潔都對我說起過你,你父親很了不起,也感謝你對元青的照顧。”
三句話雖然有些突兀,所傳遞的意思卻很清楚。大師是通過倪小青和陳潔知道自己的。而且他也知道自己和湯圓的交情。
可對父親的認知來自哪裏呢,從時間上算,似乎有些對不上。父親在世時,他還在東北教書,難道是聽別人說過?
“我在揚州悟道,就是受了你父親的指點。昔年,他去廟裏時,曾留下一首詩:
此馬非凡馬,房星是本星。
向前敲瘦骨,猶自帶銅聲
這首詩是你們的先祖李賀所作,與廟裏流傳下來的《洛神賦圖》上的句子相對照,剛好點出:“攬騑轡以抗策,悵盤桓而不能去”的真意,隻可惜當年的曹植沒能領悟到這一點。
其實人生無礙才能與天地同壽,天馬行空不能局限在念想之中,人和神之間的界限隻乎一心。”
這首詩李旦是知道的,房星即為天馬,與《洛神賦》裏的這兩句相對照,讀來果然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可惜曹植生的早了點,否則讀到此詩不知道會不會真的能放下羈絆,成就人神之戀的傳奇,而不是悵然離去。
大師靜靜地吸了一口氣,接著說道:
“我在美國遊曆時曾與一位量子物理學家交談。他說,在大量引力的作用下,時間和其所包容的粒子能夠隨意變動方向。在某些熵低的地區,時間會在特定點上呈現出分化狀態。也就是說,時間是可以多方向運動的。
木亦有眼,土石有情,大到三千世界,百億須彌,小到一滴水、一粒微塵,都是有本體的。眾生難以離苦,不能參破塵緣,說到根本是限於所處的空間維度和時間認知的不足。
天上下雨,有些人可以提前感知,從而避免淋濕。這其實是其本我意識在很久之前就已經知道的事情,但傳達到現世的我卻似乎僅在須臾之間。
兩位應該知道平行宇宙的說法,其實,三千世界一直都在分裂時間維度的空間裏。在一個特殊的節點上,時間可以呈現出多維特性,也可以理解為時間在這裏分叉。
一旦發現這個節點,人就可以看到,世界以外的世界就在流動的時間裏。相信,你們終有一天可以悟出《洛神賦圖》的真意。
另外,十方帶走了我的一絲魂魄,以後千萬記住,見我不是我!”
說出最後一句話時,大師的手落了下來,雙目微閉。李旦心中一歎,知道,他已經離開了。
在醫生護士進行搶救時,兩人離開了診室。大師最後的這些話讓他們都感悟頗多。李旦隱約明白了,死亡似乎並非永別,而隻是時間之河上的一個小直流,也許閃過幾道彎,又能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