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洛神賦圖的秘密(下)(1 / 2)

“慧能祖師可以聞經頓悟,相比而言,不少僧人潛心修行數十年,依然難解其中真意。這和智力、心性、勤勉都沒有關係。所以,雲大師認為,顧愷之繪這幅畫的狀態和六祖的頓悟都有相似之處。這本質上來說是一種信息的注入。”

“雲大師不但深通佛法,對現代醫學、物理學也格外關注,他認為所謂腦電波其實是佛教所說的未那時,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識的能量表現,而在這七識之外,佛講阿賴耶識。人平常對這一識是沒有任何感知的,但它會驅動你去想、去做,它會引發前七識。”

“人隻有在完完全全放棄七識之後,才能感受到阿賴耶識,所以頓悟、空明、白日夢都是認知阿賴耶識的法門。作為人存在於大千世界的根本,阿賴耶識最大的特點就是死後不會寂滅,而是存儲在業報輪回之中,所以又被稱藏識。”

“正因為它的存在不受肉體的局限,所以時間和空間對它而言沒有桎梏,所以它可以從宇宙的能量信息之海中接收道一些匪夷所思的東西,而《洛神賦圖》的成因就在於此。”

“我說到這裏,你們應該已經明白了,既然這幅畫是阿賴耶識的物化,那麼激發它同樣需要阿賴耶識,對於生者來說,頓悟需要機緣,而對於死者來說,亡靈就是阿賴耶識的別稱而已。

所以,不論是進行血祭還是利用湘西山區的亡靈激發,都是在做同一件事,就是要收集到足夠的阿賴耶識去對畫中的真意進行識別。”

“這幅畫之所以被曆代的人看中,主要是其中的阿賴耶識展示了另一個時空世界,也可以理解為平行空間或者多維空間,這個世界上的生命是以血肉為能量基礎的,而畫中的另外一個世界確是可以跨越時空,以永生的狀態生存。”

其實,最早發現這個秘密的是上官婉兒的祖父,不過,他隻能算是半解。在經曆了阿賴耶識的神遊之後,一發衝天成為一代人傑。此後100多年,大詩人李賀因為機緣巧合得到了這幅畫,但是因為怕招來禍患,他選擇了犧牲自己,而讓自己的妻子去領悟長生。裴玄靜在浙地感悟到其中的信息之後屍解升仙。

再之後畫被南楚王家族得到,但其實,這幅畫從來都不是繪在紙張、絲帛上,而是以一種信息的形式存儲在一些特定的物體上,而且它會自己轉移,並沒有確定的載體。比如在杭州時,鄭琪從那把刀上發現了畫的信息。至少證明,她的悟性已經到了可入畫的地步。但是,這幅畫並不會被她帶走,準確的說,隻是她的阿賴耶識和畫進行了一次溝通。

但是,當時的情況很明顯,這次溝通並不算是完美。如果是鄭琪當時完全屍解的話,那麼可能後麵就不會出現22號酒吧的慘案了。”

陳潔的話,雖然有些晦澀,但是李旦已經基本明白。原來大家一直在尋尋覓覓的《洛神賦圖》隻是以無形的信息而存在的一種認知。關鍵是,它的出現與消失都是神鬼莫測的。

之前,畫從刀中飛出,鄭琪的感悟也隻是瞬間的,並非完整的感悟和接收。而真正解開的隻有當年的李賀的妻子裴玄靜。而自己作為他們的唯一後人,很可能有某種基因,能夠幫助解開這個畫的真正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