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過這段凶險無比的路段,前方的亮光已經有些刺眼,兩側的石壁上也沒有再出現頭骨,這說明,出口真的找到了!
李旦雖然兩腿已經像灌滿了鉛,但走起路來卻是一步比一步更有力。甚至,已經忘記了背後的陳潔。走出路口的一瞬間,眼前蒼翠的竹林遮蔽了前行的道路。或者說,根本就沒有路,向上看,是一片接近圓形的天空,很大卻有黑色的邊界,那應該是山岩的輪廓。
確切的說,此刻所在的位置應該是在一個類似天坑的環境中,隻是,他很難確定自己是在哪一座大山的腹地。而且,由於麵積足夠大,光照也非常充裕,這座天坑並沒有給人壓抑感。滿眼的蒼翠甚至顯示出一派世外桃源的風貌。
出口的位置相對於天坑內的其他地方要低一些,竹林上方可以看到一些樹木和房舍,甚至李旦在右側還發現了一片茶園。這些都可以佐證,這裏麵有人生活,甚至十有八九,之前丹所說的村子就在竹林之上。
走到近處,才看清竹林中,一株株主幹直徑都超過了20厘米,遠看都密集的靠在一起,但真的走進來時,林下的空間足夠人穿行。腳落下去,每一步都感覺很鬆軟,應該是竹葉積累起來的腐殖土層。而且,因為坡度,竹林內比較幹爽,並沒有一般深山老林中的黴菌味兒。
一般人常說,望山跑死馬。不過,這座天坑的環境特殊,本來以為穿過竹林至少要花一兩個小時。但實際上,隻走了20多分鍾。已經到了竹林外的稀樹地帶。這裏已經可以清楚的看到有小路沿著山勢蜿蜒而上。
樹木多是水杉、銀杏,杜仲、鹿角杜鵑也不少,李旦甚至還看到了幾株外麵極其少見的珙桐和野生獼猴桃樹。湘西這一帶剛好處於大巴山、雪峰山東緣,北邊又距離神農架不遠,山中各種珍稀植物和藥材都非常多,確實是一塊寶地。
一路看著各種珍稀植物,李旦走到了一處院落之前,外圍是石頭和灌木構成的圍牆隻有半人高,裏麵的房子也不大,最多三四間的樣子。屋舍的形製雖然有些古韻,但與湘西傳統的吊腳樓卻不同,似乎更像黃淮海平原一帶的民居。
“請問,裏麵有人嗎?”
喊聲剛過,一個人從屋裏走了出來,漸漸走近,李旦才發現這個人的不同,這個人看起來三四十歲,頭發挽起來,用一根木簪固定了,上衣沒有扣子和拉鏈,而是用布製的腰帶綁在身上,下身是一條灰布褲子和手工的布鞋。看起來有點像道士,卻又不是那種長袍的打扮。
確切的說,他更像是一個從古代穿越而來的人,或者是古裝戲裏的群眾演員。當然,李旦並沒有這樣想。常年生活在山洞深處的天坑之中,這個村子保持相對原始的生活狀態,並沒有什麼奇怪之處。
出乎預料的是,這個自稱張餘的人,對他非常熱情。一路笑著把李旦讓進屋子,又幫著他把陳潔從背後解下來,放在堂屋的一張竹榻上。這才給李旦泡了茶水,甚至還端出了一些幹果。
李旦在院子裏的井邊洗了把臉,這才回到屋子裏。裏麵的房梁和窗戶都已經是黑褐色,一看就是年代非常久遠了。張餘也看出了李旦的想法,主動說道:他們這個村子從明朝末年搬進來,就沒有再出去過。至今已經在此地生活了300多年,基本已經和外界徹底隔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