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潔的死見諸了當時的各大報章和電視台。凝固的血液、殘損的屍體、大量的警察,黃色的屍袋。喧囂的忙碌,隻是因為公眾需要一種合理解釋,而實驗是不能公開的。
一個年輕女孩的死,讓很多人生出很多遐想。但那隻是一個假象,真實的情況是,陳潔的大腦顳葉被部分取出,常年放置在培養槽中。剩餘部分在特殊基因細胞的催化下,完成了自我修複。
經過長達三年的測試,最終實驗室得到了他們想要的結果:
隻要通過電子導線向培養槽中的顳葉輸入指令信息,陳潔的大腦就會做出積極反饋,無論相隔千裏萬裏。這種身體內外的信息循環就像在同一個大腦中一樣順暢無阻。
當然,這個實驗並不是最終目標。政客們對實驗的要求是,陳潔的腦部特有的現象,可以被丹進行移植,從而在非手術的環境下,實現對任意目標的長期、不間斷的控製和指揮。
這一計劃,就是實驗背後政客們所追捧的精神戰。一旦實現,美軍可以將任何敵人變成潛伏者、自己人,在需要的時候啟動其二型人格即可完成戰略戰術目標。
但是,考慮到公眾的和世界輿論的反應,這個計劃始終處於絕對保密狀態,保密的級別甚至高於基因人計劃和太空戰計劃。
由於保密級別的限製,即便是軍方高層也不得隨意插手。而對實驗室的科學家來說,大量的日常數據、更多的自有行為模式,是他們未來實現兩型人格實踐的根本。
在這種情況下,陳潔很多時候都處於一種放養狀態,隻有在夢中才是她被安排指令的時刻。隻是,她自己並不清楚這一點,甚至還把夢境當成了自己的一個特長。
這種懵懂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她因此得到了各種資源的支持,隻是陳潔從沒想過,那些順理成章其實是人為的。
獲得了更多自由的同時,實驗室對陳潔也並非完全處於保護狀態,來自高層的壓力也使他們不得不向陳潔輸出一些實驗外指令。
譬如,陳潔組織在全球的一些暗殺任務,其實很多都是出自實驗室指令。隻是作為當事人,陳潔並不會去分析自己的想法來自哪裏。
三年前,在高層的要求之下,對《洛神賦圖》的尋找成為陳潔的任務之一。隻是在對這一指令的執行過程中,實驗室人員將其進行了分解和合理化組織,讓陳潔以為這是在尋找自己生命的真相。
事實上,這一任務的形成和一家美利堅地下組織有密切的關係。
在美利堅發展的兩百多年裏,各類地下組織層出不窮,多數是為了謀財,少數是為了謀取權利。對前者,本著水至清則無魚的原則,政府的態度是抓大放小。
對於第二種組織,雖然其數量很小,但是當權者從來都不會姑息,發現苗頭就徹底鏟除,這是他們一貫的做法。
不過除了這兩種之外,還有第三類組織的存在。但是因為其目的的秘密性和不可知性,這種組織通常和某些神秘宗教聯係在一起。他們行事極為詭秘,對權利和金錢也沒有太大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