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年紀的這位笑眯眯的和小夥子說道:
幸虧你能念經,咱倆這才算是有活路了,這份恩情我記住了。
不過,一直這麼念下去也不是辦法,咱們還得想辦法出去。
我看你從缸裏找出一片金色的東西,你說這會不會是開門的鑰匙?
一會兒,咱們一起往外走,你念經,我拿這個鑰匙到門上去試試。
小夥子一想,也對啊!
我在這兒念經就像是在超度缸裏的亡魂,從煙霧中出現的虛影麵容上看,這裏麵死的人可不少,不知道有多少鬼魂?
估計這些都是自古以來死在這裏的人,之前茶商的家人和那些土匪應該也在其中。
也許念一個月也超度不完,還是得想辦法出去。
想到這裏,他就把金片遞給了同伴,自己則一邊念經一邊慢慢地往下出溜。
年紀大的抓住金片後趕緊轉身向一處壁燈下走去,小夥子沒有看見,這家夥眼裏閃過一絲詭異的笑。
壁燈把金片照得明晃晃的,上麵有幾行淺刻的文字,他忍不住小聲的念了出來:
楚大王馬霸圖,好樂真道,長生神仙,謹詣三清山門,投金簡一通,乞三官九府,除霸圖罪名。
後麵是年月日,天成二年七月十五。
天成是年號,乃是沙坨人所建的後唐明宗李嗣源在位時的年號,這說明,金簡上的楚大王,肯定不是先秦時代的那個楚國,而是五代時期中南部的一個割據勢力。
唐朝滅亡之後,全國四分五裂,各路軍閥紛紛跑馬圈地,其中木匠出身的馬殷帶兵在湖南一帶掃除了各路勢力,建立了一個政權,名號為楚國。
但是,這個楚國一直向中原政權稱臣,曾使用後唐的年號,而所謂楚王馬殷的字叫霸圖。
這是一份馬霸圖的除罪金簡!
所謂除罪金簡是古時候帝王將相,為了贖自己的罪過,向神明懺悔的一種東西,類似於罪己詔。
不過,罪己詔是發給民眾的,而除罪金簡是給神明的,本質上還是希望神明能夠免除自己的罪責,賜予長生。
也就是說,這份金簡乃是是五代時期楚國首任國王馬殷投的。
史書中曾記載,馬殷發跡於行伍之中,據湘潭,跨桂嶺,南抵柳、連,北震江、漢,也算是一時豪傑。
可惜,其命中,克家無人,施政中,功臣冤死,國亦隨衰,垂裕後昆,武穆其有慚德焉。
從這個評價來看,似乎也是說馬殷這個人德行有虧,但具體是指什麼,後世之人眾說紛紜。
不過,這份除罪金簡可是他自己投的,想讓神明免除自己的罪責,說明心中還是有愧意的。
同伴在燈下念念叨叨,聲音越來越大。
小夥子開始隻顧著一邊念經,一邊撤離。
忽然間,聽到有人說話,嚇了一跳。仔細辨認才發現竟然是同伴在念金簡上的字,心下立刻一驚!
這位同伴是鎮裏的人,相互間雖然不算熟悉,卻也知根知底。
他就是個趕車的,大老粗一個,從來都沒有聽說過他識字。
可眼下,他念的有模有樣,接下來又小聲叨了一些不明所以的東西。
小夥子雖然聽得不是很明白,但也能分辨出來,趕車的說出來的東西遣詞造句皆和文理,絕對不是一般百姓的大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