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進化(1 / 2)

作為一名精神病學專家,苟文生十分清楚,絕大多數精神疾病,特別是嚴重的精神疾病,發病的真正原因在基因。

一般人都認為,精神病人都是由於受到強烈的精神刺激,才導致思維出現了混亂。,以至於反饋在精神狀態中,忽然之間成了瘋子。

苟文生卻明白,這些隻是一般人的臆測。

多數精神病都是先天的,或者說精神病人的病灶在基因裏,而所謂的精神刺激隻是一個誘因,是表象,而非根本。

正因為如此,多數精神病患者治療一生都無法痊愈,因為藥物、理療、心理治療都無法觸及根本。

正因為如此,當年,葡萄牙醫師莫尼斯因發明大腦前額葉切除術而獲得諾貝爾獎。

所謂前額葉切除術,就是普通人所說的腦白質切除術。

前額葉控製人的感情,切除後,患者的情感控製能力將徹底喪失,變成癡呆。

這一事實被爆出後,全世界的媒體群起攻擊,認為這是反人性的惡行,授予其獎項更是諾貝爾獎的恥辱。

可是,作為一名專家,苟文生卻從來不這麼看,內心也為莫尼斯感到悲哀。

精神病患者,特別是具有暴力、狂躁特征的精神病人,其病根在先天,任何普通治療都是隔靴搔癢。

長期處於這樣的精神狀態,這些病人大體會有三條路:

第一,他們極有可能實施暴力型犯罪,但因為法律對患者的保護,無辜者所受的傷害永遠無法伸冤。

第二、患者因為精神長期極度亢奮,導致機體損耗過度,誘發各種疾病,病人早夭。

第三、長期服用對身體毒害作用極大的強力鎮靜劑,導致其器官、肌肉、骨骼發生病變,患者在痛苦中死去。

除了以上三種情況之外,幾乎沒有第四種可能。

莫尼斯的做法,就是使患者喪失作為一個人的所有喜怒哀樂的能力,讓其癡傻的活著。

這樣,病人就不會再對社會產生危害性,也不必再服用強力鎮靜劑。

其實,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但是,被切除腦白質的患者同樣讓人同情。

葡萄牙一位天才運動員曾經接受了這種手術,在發病前,其曾經被視為這個國家的民族英雄。

可惜,在後來的比賽和生活中,她的狂躁狀態經常會間歇性發作。

這種狂躁狀態使得其成為危險因素,如果不能有效製止,這位全民偶像就可能蛻變為殺人法。

為了讓其能夠活著又不至於給周圍的人帶來傷害,醫生對其進行了腦白質切除術。

如預期的那樣,接受手術後,她每天隻能坐在輪椅上發呆。

後來,有崇拜者去拜訪她的時候,看到坐在輪椅上的癡呆婦女,他們簡直無法接受。

最奇特的是,這位患者竟然當著崇拜者的麵流淚不止。

這一發現,切蒂顛覆了人們對前額葉切除術的認知。

原本,患者在術後將徹底喪失感情能力,可事實證明,這依然是一種名表象。

正如那位運動員,在術後她依然會流淚,會為自己的命運感到悲哀,卻無法表達。

由此,這種手術漸漸被各國放棄或禁止。

苟文生看了很多手術案例,作為一名醫生,他理解莫尼斯的初衷,卻不讚同他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