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C來醫院找過苟文生,但苟文生明白,他不是病人。
那個電話之後,苟文生再也沒有見到小C,當然也沒有再接到小曹的電話。
他可以肯定,小C的精神沒有問題,小曹也很正常。
既然如此,他們當然不會再和他發生任何交集。
不過,他還是忍不住常常想起這對年輕人。
小C通過夢境預知了小曹的父親會死,他害怕這個結果就躲了起來,小曹並不知情,卻發現了小C的病例。
結果,在小曹的眼裏,小C肯定是有精神病,否則她父親去世這麼大的事情,他不會不現身。
小C因為愧疚和無法言說的理由,暫時從小曹的生活中徹底隱身,不過他是愛小曹的,終有一天,他還會去找小曹。
但是小曹是個理智的女孩,雖然失去了父親,但她的生活還會繼續正常下去,哪怕再見到小C,她也會放下曾經的愛情,畢竟在她眼裏,小C是精神病人。
這個世界上隻有苟文生知道真相,小曹的父親當然不是小C害死的。
小C如果心夠硬,一直在小曹身邊,自然他們還會結婚,一起生活,生育一個可愛的孩子。
小C或許會辭掉工作,反正他不是靠工作賺錢,應該能夠成為一個全職奶爸。
可惜,這一切假設都不會再實現。
小C的善良注定了,他眾生都將是一個和世界格格不入的人。
因為他會預見一些人的死亡,而死亡是個永恒的禁忌。
為了不傷害別人,他隻能躲起來,到沒有人認識他的地方去生活,甚至有一天,他會因為這種孤獨和壓抑真的患上精神病。
或許,小C作為真正的患者再次走進醫院的時候,那個曾經相信他沒有病的醫生已經不在了。
小C和小曹從苟文生的視野裏消失了,變成了一段特殊的記憶。
不過,作為精神病科醫生,苟文生的麵前從來不缺少有特殊。
女患者趙某沒有小C的預見能力,更無法分清現實和夢境,不過,她的病根而同樣是在夢裏。
在夢裏,趙某有一個體貼的男友,是位音樂學院的老師,名字很特別,與唐詩中出現的一個名字完全一樣。
根據趙某的說法,劉十九的老家在運河邊。
苟文生特意查閱了一下資料,發現一千多年前那位劉十九最終的落腳地也在運河邊。
當然,那時候和地名和現在不一樣,不過對照一下,位置應該沒有太大差別。
趙某的夢境有兩點是苟文生始終想不清楚的。
一是,劉十九哪怕能能夠穿越千年來到一個現代女性的夢中,為何會隻改變身份,而不改一下名字呢,後者更簡單。
其實,夢中與古人相遇的病例他接觸過。
曾經,有一些對古文化比較癡迷的人,或者是曾經在人生的某個階段,對古時候的名人軼事有過深度接觸的人,會在夢中和李白飲酒,幫杜甫蓋房。
不過,這些都在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的範疇內。
雖然有些人確實在和偶像的夢中交流的過程中,還得到一些平時根本寫不出來的佳句,在苟文生看來,那也是正常的。
一個人研究一個問題,就像一個積累的過程,隻要有一些靈感的撩撥,就可能獲得重大突破。
牛頓被蘋果砸出來的定律,就可以歸到這類裏,這些在夢中偶的佳句的同樣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