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無錫也曾出過不少著名的詩句,像唐相李紳的《憫農》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明代東林黨首領、無錫人顧憲成撰寫的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還有漢民族英雄,拒絕了元世祖高官厚祿的誘惑,寧死不屈、從容就義,被稱為“宋末三傑”之一的文天祥也曾作過詩詞《過無錫》,不過流傳至今,卻有了兩個版本,孰對孰錯,非後人一言兩語便能一言以蓋之。
段興給皇叔段正淳找了不少麻煩之後,留下段正淳自己焦頭爛額,自己以極其瀟灑的姿態,從容離開鎮南王府,回到皇宮繼續專研“北冥神功”和“鬥轉星移”的運用之法。隻是未過幾日,便收到拓跋楓的“飛鴿傳書”,說是丐幫近期頻繁活動,好似並不太平。段興一想,便知是杏子裏的劇情要展開了,便帶著蓬賈就直奔無錫城而來。
進得城去,行人熙來攘往,甚是繁華,比之大理別有一番風光。信步而行,突然間聞到一股香氣,乃是焦糖、醬油混著熟肉的氣味。早已忘了大半原著內容的段興,實在想不起喬峰會出現在哪個酒樓,便循著香氣尋去,轉了一個彎,隻見老大一座酒樓當街而立,金字招牌上寫著“鬆鶴樓”三個大字。招牌年深月久,被煙熏成一團漆黑,三個金字卻閃爍發光,陣陣酒香肉氣從酒樓中噴出來,廚子刀勺聲和跑堂吆喝聲響成一片。
段興左右望了望,發現“鬆鶴樓”乃是附近最大的酒樓,想以喬峰丐幫幫主的身份,當挑最好的酒樓進食,幹脆賭上一把,當先進了酒樓。
上得樓來,酒樓小兒過來招呼。段興要了兩壺酒,蓬賈一出手,就是一大塊銀錠,叫小兒隻管酒樓招牌菜盡數往上來,二人富貴逼人的模樣惹的旁人紛紛側目。
西首座上一條大漢回過頭來,兩道冷電似的目光霍地在他臉上轉了兩轉。段行見這人身材甚是魁偉,三十來歲年紀,身穿灰色舊布袍,已微有破爛,濃眉大眼,高鼻闊口,一張四方的國字臉,頗有風霜之色,顧盼之際,極有威勢。
段興心底暗暗喝了聲采:“好一條大漢!這定是燕趙北國的悲歌慷慨之士。不對,此人該不會就是喬峰吧?”段興一個激靈反應過來。
再向那大漢身前桌上仔細打量,桌子上隻放著一盤熟牛肉,一大碗湯,兩大壺酒,此外更無別貨。段興幾已肯定,此人定是喬峰無疑,因為原著當中,喬峰去哪裏吃飯都是牛肉和酒,給段興的印象實在太深。
那大漢向段興瞧了兩眼,似是發現了什麼,眼神一亮,卻旋即又轉過頭去,自行吃喝。段興正想著如何跟大漢結交朋友,隻聽得樓梯上腳步聲響,走上兩個人來。前麵一人跛了一足,撐了一條拐杖,卻仍行走迅速,第二人是個愁眉苦臉的老者。兩人走到那大漢桌前,恭恭敬敬的彎腰行禮。那大漢隻點了點頭,並不起身還禮。
那跛足漢子低聲道:“啟稟大哥,對方約定明日一早,在惠山涼亭中相會。”那大漢點了點頭,道:“未免迫促了些。”那老者道:“兄弟本來跟他們說,約會定於三日之後。但對方似乎知道咱們人手不齊,口出譏嘲之言,說道倘若不敢赴約,明朝不去也成。”那大漢道:“是了,你傳言下去,今晚三更大夥兒在惠山聚齊。咱們先到,等候對方前來赴約。”兩人躬身答應,轉身下樓。
這三人說話聲音極低,樓上其餘酒客誰都聽不見,但段興內力充沛,耳目聰明,雖不想故意偷聽旁人私語,卻自然而然的每一句話都聽見了。
那大漢有意無意的又向段興一瞥,見他正凝目朝著自己微笑,顯是聽到了自己的說話,突然間雙目中精光暴亮,重重哼了一聲。段興怡然不懼,對著大漢遙遙舉杯,那大漢微微一笑,說道:“這位兄台請過來同飲一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