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一代妖孽鳩摩智(1)(1 / 2)

鳩摩智學究天人,一眼就認出張天師肩膀上的小鳥絕非普通靈獸,倒有些像是上古異獸的後裔,隻不過血脈稍微淡薄些。

但即便血脈稀薄,上古異獸的後裔如果成長起來,總歸是能覺醒一種到兩種先輩的威能技,威能技各種各樣,就是專攻禦使靈獸的茅山派,從有文字記載開始,到如今也未能將所有靈獸的威能技都統計出來。

上古之時,大千世界,那是異獸的世界,數不清的各種異獸種類繁多,威能技更是五花八門,最普遍的就是給自己增加移動速度、增加身體防禦、增加爪子攻擊這類。第二類是高級一些,可以吐火、噴水、放雷、霹電,至於更高一層的第三類,茅山派的典籍當中也是語焉不詳,具體什麼樣,因為年代太久遠,後裔血脈太單薄,早就看不到了。

鳩摩智暗中捉摸了下小鳥剛才放出的威勢,對比了自己如今的功力,自問若是與那小鳥對上,雖有八分勝算,但在場人數眾多,一旁還有段興目露凶光,虎視眈眈的看著自己,實在不能全力施為,不然要是被段興抓到機會,恐怕今日逞凶不成,反要交待在這裏。

鳩摩智一手無色無相的“火焰刀”,那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出道至今,除了在段興手裏吃過鱉以外,可以說是打遍天下無敵手,就連李秋水都對鳩摩智的“火焰刀”大加讚賞,若非使用這招需要的內力比“六脈神劍”還多,這招可說是毫無缺點。

若單論威力,“火焰刀”比“六脈神劍”的殺傷力還要高上一籌,隻不過相對於“六脈神劍”,他的短板也很明顯,一是攻擊頻率不如“六脈神劍”高,速度沒有“六脈神劍”快,二是在招式的銜接與變化上沒有“六脈神劍”繁複,是以“六脈神劍”號稱天下第一劍法,但“火焰刀”隻能是大輪寺鎮寺絕學。

尤其“火焰刀”最大的缺點就是耗費內力太多,這一個條件就限製了絕大多數武林人士去修煉此功法。哪怕就是在大輪寺當中,也隻有曆代主持才能修煉。

誰也不願意與人對敵之時,一招“火焰刀”打出去之後,就內力傾瀉一空,如粘板上的魚肉,就剩下被人淩虐的份。

考慮自己沒有把握幹掉段興,鳩摩智幹脆拳打太極,不與張天師論道,反而將話語矛頭重新指回了少林寺和天竺達摩間的關係。

少林群僧一聽之下,均有怒色。適才波羅星矢口不認偷看過少林寺的武功秘錄,倒也難以指證其非。那中年少林僧法名玄生,是玄慈的師弟,武功既高,性情亦複剛猛,突然間出其不意的向波羅星襲擊。他事先盤算已定,所使招數以及襲向的部位,逼得波羅星不得不以般若掌、摩訶指、大金剛拳中的三招來拆解。

倘若波羅星從未學過這三門功夫,當然另有本門功夫拆解,但新學乍練,這些時日心中所想,手上所習,定然都是少林派功夫,倉卒之際不及細想,定會順手以這三招最方便的招數應付。不料鳩摩智強辭奪理,反說這是天竺武技。但少林派的武功源自達摩祖師。達摩是天竺僧人,梁朝時自天竺東來與梁武帝講論佛法,話不投機,於是駐錫少林,傳下禪宗心法與絕世武功,那也是天下皆知之事。

鳩摩智機變絕倫,一口咬定少林派的武功般若掌、摩訶指、與大金剛拳係從天竺傳來,那麼波羅星會使這三種武功便毫不希奇,決不能因此而證明他曾偷看過少林寺的武功秘錄。

玄慈緩緩說道:“本寺佛法與武功都是傳自達摩祖師,那是一點不假。來於天竺,還於天竺,原也合情合理。波羅星師兄隻須明言相求,本寺原可將達摩祖師所遺下的武經恭錄以贈。但這般若掌創於本寺第八代方丈元元大師,摩訶指係一位在本寺掛單四十年的七指頭陀所創。那大金剛拳法,則是本寺第十一代通字輩的六位高僧,窮三十六年之功,共同鑽研而成。此三門全係中土武功,與天竺以意禦勁、以勁發力的功夫截然不同。眾位師兄都是武學高人,其中差別一見而知,原不必老衲多所饒舌。”

鳩摩智微微一笑,說道:“少林方丈所言,當然高明,不過未免有一點故意分別中華與天竺的門戶之見。其實我佛眼中,眾生無別,中華、天竺,皆是虛幻假名。日前哲羅星師弟與小僧講論天竺中土武功異同之時,也曾提到般若掌、摩訶指、和大金剛拳的招數。他說那一招‘天衣無縫’,梵文叫做‘阿伐豈耶’,翻成華語,是‘莫可名狀’之意,這一招右掌力微而實,左掌力沉而虛,虛實交互為用,敵人不察,極易上當。方丈師兄,哲羅星師兄這句話,不知對也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