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玄參大師為人慈和,極得寺中小輩僧侶愛戴。他一受傷,少林寺眾僧立刻群情激憤起來,段興眼看時候已然差不多,便一個起身,施展“淩波微步”瞬息間搶到了玄參大師對麵,虛托一掌。
其時相去隻一瞬之間,三股血水未及落地,在他掌力一逼之下,竟又迅速回入了玄參胸中。段興左手如彈琵琶,一陣輪指虛點,頃刻間封了玄參傷口上下左右的十一處穴道,鮮血不再湧出,再將一粒靈鷲宮的治傷靈藥九轉熊蛇丸喂入他口中。
段興和顏悅色的說道:“這位大師,你且不要運氣,以免傷口出血。”撕下自己身上昂貴的衣袖,裹好了他胸口傷處。
段興突然的這一幕動作頓時驚呆了大殿眾人,今日武林正道齊聚少林寺,為的就是抵禦聲望日漸興隆的逍遙派,之前萬劍門門主還與逍遙派的列旺打了個兩敗俱傷,按理說,雙方就算不是敵對陣營,關係也絕對說不上好,但此時段興出手,救治了玄參,莫說是武林正道看不明白,就是被段興救下的玄參也是一愣一愣的,呆呆的看著段興,竟是忘了說話。
反應最快的還是茅山派的張天師,當即說道:“佛語有雲,‘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段掌門此番行為,功德無量啊!”看著段興的眼神充滿了莫名的笑意。
這番話仿佛如銅鍾一般,瞬間敲醒了還在發呆的玄參,玄參苦笑道:“多謝……段掌門救助,大輪明王……的……拈花指功……如此……如此了得!老衲拜……拜服。”
段興道:“這位大師,他使的不是拈花指,也不是佛門武功。”
眾人一聽,都暗暗不以為然,鳩摩智的指法固然和玄參一模一樣,連兩人溫顏微笑的神情也是毫無二致,卻不是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的“拈花指”是什麼?
少林僧人都知鳩摩智是吐蕃國的護國法師,敕封大輪明王,每隔五年,便在大雪山大輪寺開壇,講經說法,四方高僧居士雲集聆聽,執經問難,無不讚歎。他是佛門中天下知名的高僧,所使的如何會不是佛門武功?就連一眾武林同道對鳩摩智也素有耳聞,知曉吐蕃有個國師,武功、佛法無一不是上上乘,對段興的這番話不免嗤之以鼻。
鳩摩智心中卻又是一驚:“忘了這大理太子似乎也會‘小無相功’,知道我使的不是拈花指,也不是佛門武功。”一轉念間,心中又生數種想法。
當下便微笑道:“太子怎可說我這拈花指不是佛門武學,卻令少林絕技置身何地?”
段興言辯比不上整日開壇講法的鳩摩智,隻道:“這位少林大師的‘拈花指’,自然是佛門武學,你所使這個卻不是……”
一麵說,一麵提起左手,學著玄參的手法,也彈了三彈,指力中使上了“小無相功”。話不再說,索性用行動表示。
他這三彈正對鳩摩智,若是常人早被段興這三彈帶走,留下一地鮮血才是。但鳩摩智何許人也,吐蕃國師,大輪明王,似是早知段興會如此這般,見段興抬手,後發製人的也是一抬手,隻聽得嘭、嘭、嘭三響,空氣當中連續三次爆音,二人三彈“拈花指”竟然在空中互相撞擊,震得空氣波動一圈接一圈。
鳩摩智為了坐實自己使用的都是少林功法,當即大聲叫道:“好功夫!你且試我一招‘般若掌’!”說著雙掌一立,似是行禮,雙掌卻不合攏,呼的一聲,一股掌力從雙掌間疾吐而出,奔向段興,正是般若掌的“峽穀天風”。
段興見他掌勢凶猛,比之半年多前和自己對招之時,功力更是勝了一籌,當即不敢小看,以一招“天山六陽掌”將他掌力化去。
鳩摩智感到他這一掌之中隱含吸力,剛好克製自己這一招的掌力,宛然便是小無相功的底子,心中一凜,笑道:“段太子,你這是佛門功夫麼?我今日來到寶刹,是要領教少林派的神技,你怎麼反以旁門功夫賜招?少林武功在大宋國向稱數一數二,難道徒具虛名,不足以與異邦的武功相抗麼?”
他是明明知曉段興雖然會“小無相功”,卻沒看過“少林七十二絕技”,是以用言語擠兌段興,意思明確:無論你段興如何知道我底細,哪怕我不是你對手也沒有關係,但我今天就用少林功法,你能奈我何?
段興怎不明白他的用意,聞言微微一笑,道:“本座乃逍遙派掌門,門中絕學多的數不勝數,想要學全,時間還未足夠,又哪裏來的精力去學少林武功,本座可不比某些雞鳴狗盜之輩,打著看人經書的幌子,實則偷學對方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