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莊凡打妖(1 / 3)

莊凡跟悟空商量了一下, 他自騎著焦糖糕, 帶著八戒和悟憂入城, 悟空隨著悟忘去擒那文殊菩薩坐下的獅子精。

原本悟空還想著, 這妖精也沒來侵擾他們,管他召喚,師弟不理便是,大家大路朝天, 各走一邊算了。

隻是他知道師弟不走,別的龍也不敢來, 此地不落雨,終究不像,到底師父心軟,看不得凡俗受苦, 因此大聖便一口應承了下來,帶著師弟去攪事。

叫師弟去布雨是行的,隻是這名聲和好處,可不能落在這惹禍的獅子頭上!

因怕在城門處化形, 引起百姓騷動, 擾了師父清淨,悟空便拉著小白龍走的遠了些。

他們師徒在城門這裏磨蹭,求雨台上那青陽真人久不得回應,心裏不由得納悶, 隻是他自持來曆不凡, 背景深厚, 又有佛祖明旨,故此心中底氣十足,也不慌亂,麵上更是十分淡然,腳下步子不停,手上桃木劍一揮,又抽出一張符紙,淩空點燃,向半空揮去。

那符紙在空中跳躍著,燃盡最後一絲亮光,片刻之後,風起、雲動。

原本晴朗得沒有一絲微風,沒有一片雲彩的萬裏晴空,忽然四處烏雲湧動,翻滾而來,直直地鋪滿整個都城上空。

求雨台下頓時傳來一陣喧鬧聲,又很快地壓抑了下去,所有王公大臣都用熱切的眼神抬頭仰視著那台子上的青陽真人。

眾人心中暗道,這三年之間,也不知道求了多少次雨,別說烏雲了,便是風也招不來一絲,眼下有風又有雲,隻怕此次能成!

此處君臣正在揪心等雨來,那頭化為玉龍真身的小白龍早已經馱著他師兄孫悟空行至半空,欲往那求雨台而去,誰知卻見正前方,那風婆婆正扯著口袋鼓風,推雲童子和布霧郎君正在推雲,攪動都城上空烏雲翻滾,狂風大作。

悟空見了奇怪,站在師弟頭頂上,抽出金箍棒大喝一聲:“諸君且住!”

風婆婆和推雲童子怎有不認得大聖的,連忙來拜,道:“向聞大聖保著那唐僧去往西天取經,怎地卻在此處?”

悟空便道:“正是和師父走到這烏雞國,我師父唐三藏見此地大旱三年,因不忍民生疾苦,仔細查了,卻原來是有文殊菩薩坐下青獅在此作亂,特特叫我師兄弟二人來擒他!你等怎地不好好行風布雲,卻受那青獅所控,壞了此地風水?”

正說話間,卻見遠遠地又來了兩人,大聖定睛一看,原來是那青陽真人見真龍不至,為了拖延時間,又燃了符紙,招來了雷公電母。

好大聖,於烏雲翻滾之間,威風凜凜站在銀龍之上,任憑狂風吹動,拱手作揖道:“諸位請了!今日俺老孫必要替菩薩收了這做亂的孽畜,不知諸位是助俺老孫,還是要幫那青獅?”

風婆婆慌忙要紮了口袋,巽二郎把繩子從旁遞了過來,兩人施禮道:“大聖也說,底下這道士,乃是菩薩身邊出來的,他用的符紙,都是菩薩平日喚我等所用,我等不知內情,怎敢違逆!此時被大聖一語道破他真身,小神怎敢再助紂為孽,望大聖明察,原諒則個!”

那推雲童子、雷公電母也是一般說辭。

大聖聽了便道,“風雲不用歇,且與我兄弟助威。隻是雷公電母,便不要下場了,等落了雨再說!”

言罷彎腰握住師弟龍角,道:“悟忘,且下去吧!”

雷公電母得令,立於一旁,既不放雷,也不打閃,倒是風婆推雲,越發賣力起來。

此時莊凡帶著兩小已經入了城,見風起雲動,城中人都跑出來,呆呆地站在街上,仰臉看著半空,便對八戒和悟憂道:“等下怕是要落雨,我們先找個茶館飯莊,暫且避上一避。”

剛巧旁邊有家飯莊,掌櫃的和店小二也都出來看景兒,聽了莊凡這話,又見他出家人打扮,不由得心中一喜,上前道:“這位長老說話中聽!吉利!若要打尖,便來我店中!旱了三年,小店旁的沒有,便是一點兒素齋,還是供得起!”

莊凡便笑了,合十道:“多謝掌櫃的款待!”又寒暄道,“我看等下隻怕雨會下得不小,若是有衣服被子晾了,還是收了得好!”

那掌櫃的哈哈大笑道:“長老裏麵請!不礙的不礙的,就是要澆一澆啊!”三年大旱,哪裏來的水洗衣服,各個兒灰頭土臉!

自有店小二來牽馬,莊凡帶了兩個小的,進店落座,等候悟空和悟忘辦好事後來尋。

卻說那求雨台上空,那青獅見輕易求了風雲,卻不見雷電,便是最重要的真龍,也久久未至,不由得心中納罕,心道,莫不是老爺給的這些符紙,有些日子久了,失效了的?

正在猶豫是不是要再燃幾張符紙,卻見半空中烏雲劇烈翻滾,期間銀色龍鱗閃動,登時心中大喜,暗道一聲:來了!

誰知下一刻,便聽台下凡人大聲喧嘩起來,紛紛嚷道:“龍!”

“真龍來了!”

那烏雞國國主也忍不住從龍椅上站了起來,激動地望著半空,當了幾十年國主,這還是第一次見著真龍!

青獅不由得有點兒傻眼:說好的隱身布雨呢?為何這些凡人也可看見那龍?

心中一慌,腳下八卦步一亂,一時收不腳,竟跌了個腚墩兒。

那青獅反應不及,呆呆地坐在地上,向空中望去,恰巧此時,敖悟忘分開雲頭,從烏雲中探下好大一顆龍頭來,目光炯然,威嚴酷烈,攝人心魄,銀龍頭頂上,正站著身穿紅色披風、金色鎖子甲,手拿金箍棒,煞氣騰騰的孫大聖。

西海三太子望著地上凡夫俗子,低低一聲龍吟,引動雲層翻滾,聲浪震動。

所謂龍行雲,虎行風,悟忘一聲過後,眼見著空氣中濕潤了起來。

青獅和烏雞國國民上下還不待高興,卻見那銀龍頭上一紅衣金甲武士,不待龍吟散去,便手持金箍棒,向下指點,大喝一聲道:“我等乃西去取經大唐聖僧之徒,齊天大聖孫悟空、西海三太子敖悟忘!下麵何方妖孽!?擾亂此地天時,大旱三年還則罷了,卻又敢欺心在此呼風喚雨?是欺凡間無人識你這孽畜真麵目耶?”

聲音朗朗,響徹雲霄。

那青陽真人聽了,心中咯噔一聲,暗暗叫苦道,不說那唐僧性子窩囊,最愛磨蹭,腳力又慢,怎地如今這師徒一行,這麼快便到了烏雞國?這猴子風頭正盛,自己惹他不起,還是暫避一時的好。

想到此處,也不搭話,就地一滾,收了桃木劍,跳下求雨台,就想要跑。

他料那大鬧天宮的猴子也不敢拎著棍子在此地撒潑,便在驚呼的王公大臣中輾轉騰挪,幾個閃身,消失不見!

悟空哪裏肯放過他,俯身對小白龍道:“好師弟,你且在此布雨,與此間一場甘霖,師兄去擒那青獅!”

悟忘仰頭長吟一聲,以作應答,猴子便笑道:“師兄不懂你這龍語哩,待辦完了事,晚間閑了,你再教我!”

說罷縱身一躍,跳了下去,追著那青獅去了。

小白龍擔心師兄一個吃虧,想著下完雨好去幫忙,因此不敢耽擱,也不遲疑,趕緊舒展身形,施號令布雨,頃刻間,這烏雞國所在之處,盡皆雨漫乾坤!

這一場豪雨,從辰時初起落,隻下得人世間,猶如銀河傾天塹,雲流過海門。

烏雞國都城內,瞬時大街前白浪翻滾,屋沿下瀑布如墜,城外幹涸了三年的大地裂口撫平,桑田欲變滄海,陸岸又起波瀾。

喜得烏雞國上下,從國君到臣民,顧不得驚訝悟空向前之語,盡皆放聲大笑,高呼,“雨來!雨來了”,卻又淚流滿麵!

有那喜不自勝的,在雨中載歌載舞,敲鑼打鼓,弄瓦鼓盆,好不歡欣。

悟忘在此布雨,透過層層雨幕,見師兄在城中追著那青獅奔跑,不由得偏心些,將師兄頭上的雨散了,都勻到那青獅身上去,可著他一個猛澆。

大街上的百姓便見著大雨滂沱中,一個黑灰色的雨柱東挪西走,雨柱裏有一人,被澆得全身濕透狼狽不堪,卻怎麼也擺脫不了那雨去。

見著的人不由得心中狐疑,偷偷道:“那邊那一個,莫不是被水鬼纏身了?”

有記性好的就嚷道:“莫不是聖僧高徒剛才說的那妖孽?”

話音剛落,隻見一身紅披風的大聖“嗖”一聲奔著那雨柱就追過去了,身上一點兒雨也沒有!

眾人便齊齊喝起來:“是那妖!是那妖!”

那青獅在雨裏跑得正歡,想要出城,沒提防自己被小白龍給“標記”了,早被識破真身。

正悶頭跑,冷不防迎麵飛來一塊板磚,風聲大雨聲急,他也沒聽見破空之聲,“啪”一下,被那磚正中腦門兒!

雖不疼,青獅也被敲得一愣,打他那個青年也站在雨裏呆住了,周邊的人卻都反應過來,齊齊嚷道:“揍他揍他!”

“不要停!”

“愣著幹甚,一起上!”

眾人剛才聽大聖在空中說,此地大旱三年,都是這妖鬧得,心中豈能不恨,此時見這妖原來也是揍得的,便再也顧不得怕,拿著掃把鐵鍬,齊齊上來,圍著那黑灰發暗的雨柱,心中發狠,劈裏啪啦胖揍了起來!

那青獅心中本看不上凡人,隻是他知道這孫悟空不好惹,此時便有些心中發虛,更何況小白龍使壞,他頭上雨勢超大,拍得他都睜不開眼,一時竟失了還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