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重歸(1 / 3)

新年來啦, 高高興興發財吧  此時在列各位, 包括還在呼呼大睡的猴子,哪個不是活了成千甚至上萬年的人精兒, 莊凡心知耍心眼兒自己是比不過人家的,因此麵上要多誠懇有多誠懇,捧著那藥匣道:“經此磨難,我徒兒悟空已然痊愈,貧僧又乃是凡俗之體, 生受不起這老君的仙丹。餘下的丹藥, 放在我師徒處便有些浪費了,煩請菩薩做主,與眾位護法和龍女分了仙丹吧,也算它們物有所值。”

又羞赧道:“此番遇險多虧眾位相助, 小僧身無長物,囊中羞澀, 無以為報,隻好借花獻佛了。以後西行路上,也免不了要頻頻勞煩菩薩和各位, 貧僧在此先行謝過菩薩及諸位大恩。”

說罷深施一禮, 口誦佛號, 眾小神聽了, 不知心中何所想, 至少麵上均笑容滿滿, 連稱不敢。

龍女一聽, 卻是眼神兒倍兒亮:這胖子是個好人!

眾人正歡欣鼓舞,卻聽菩薩輕咳一聲,不由得渾身一凜,忙恭敬肅立,重整麵容,閉口不言。

菩薩也不廢話,淩空攝來那藥匣子,神識一掃,大袖一甩,把唐禦弟用不上的都挑了出來,分與眾人,剩下百十來瓶,仍舊裝在匣子裏,往唐僧懷中一丟,淡然道:“且收著,此等仙丹,你吃吃也無妨。”

眾護法原本以為這一筆意外之財要泡湯,卻不想菩薩如此公允,在列小神均各自得了若幹瓶老君仙丹,善財得的,也恰是她想要的那幾瓶,不由得均喜不自勝,隻是不敢在菩薩麵前造次,便手腕微動藏了了事。

盡管眾護法均為神職,隻是天上神仙眾多,老君仙丹何等珍貴,就算他們日日在天庭當值,聞仙丹味兒都且輪不著他們呢。本以為此次西行,離了天庭,日日凡間日曬雨淋,奔波無度,是個苦差,哪成想還沒出大唐邊界,就由菩薩做主,各自得了幾十顆上好仙丹,這是何等的體麵!眾小神看唐僧的眼神兒都變得熱切起來:禦弟慷慨啊!會做人!

那拿了酒葫蘆出來的功曹,恨不得再拿十個葫蘆出來,跟聖僧換金丹!

事後此事被幾個不當值的護法得知,均叫苦不迭,後悔莫及,此後西行路上,各個盡心竭力,不敢鬆懈。禦弟此人慷慨,伺候好了他,還怕沒有好處不成。

且說莊凡,複又打開匣子一看,剩些補氣凝神,健體養身之類的丸子,料眾小神也不會眼饞這個,便再不推辭,謝過菩薩之後將藥交給小龍,叫他收著。

敖玉見師父對他如此信任,絲毫不因他偷吃了馬匹而疑心他會私吞丹藥,不由得心中一熱,免不了熱淚盈眶,險些墜下淚來,連忙低下頭,躬身捧著匣子退下,去守著他大師兄了。

莊凡才不在意這個,隻是悟空還在酣睡,莊凡自己正要準備和菩薩說說自己回家的事兒,萬一他要是真走了,那原來的唐僧是個糊塗的,若是和推辭人參果一般硬生生推了仙丹,那可就完完全全拂了觀音的麵子了,得罪自己上司,何苦來哉!

菩薩卻是個等不得的,見此間事了,便對眾護法道:“你們且散去吧,”又對金頭揭諦提出口頭表揚:“今日做的不錯,辛苦了!”

眾小神得了便宜也不敢賣乖,口中稱諾,又與唐禦弟躬身一禮,各自隱身而去,護衛周圍,並龍女也被打發至半空。

等莊凡反應過來,周邊兒十米內,除了他和菩薩,再沒旁人!

隻因剛才大家嫌棄臭,不自覺的離開悟空之處好遠,還占了一個上風頭。

莊凡心裏嘀咕,咋?被菩薩看穿了?

菩薩卻不耐煩囉嗦了,抬頭一瞅,烏金西墜,凡間眼看就又是一天,心中實在煩躁,衝唐僧一招手:“你且來!”

莊凡心說咱倆離挺近啊,但是不敢反駁,磨磨蹭蹭又近前兩步,到菩薩一臂遠的地方,戰戰兢兢站住了,冷不防憑空一個大包裹丟了下來,“嚇!”啥玩意啊!?

好懸把胖和尚砸個滿臉花。

卻聽菩薩道:“此乃佛祖所賜,三個緊箍兒,又有金禁緊咒語三篇附上,你且自己學來。此番西去,你尚有徒弟兩個,一個曾任天蓬元帥,一個曾任卷簾大將。你這徒弟四人昔日均高高在上,本領高強,若性子難訓不伏使喚,這三個緊箍兒戴於頭上,見肉生根,咒語一念,自然聽話!”

菩薩語氣冷冰冰,莊凡聽得渾身一凜,差點兒一個哆嗦把這燙手山芋扔的遠遠的,想了想乃道:“菩薩為小僧所收之人,自是好的。悟空與我兩日相處下來,雖偶不通凡間俗禮,但性子爛漫天真可愛,對我也不曾有忤逆失禮之處,方才我見敖玉,更是翩翩君子,有禮少年。”

說著把包裹打開,果見三頂嵌金花帽,做得金彩輝煌,閃耀無比,心說這佛祖的審美真是暴發戶一般樣。

莊凡自取出一頂,遞與菩薩,道:“這一頂,還請菩薩先收著。貧僧不知其餘二徒本性如何,且暫留兩頂。待收了那二人為徒之後,若不需戴,便再求護法,將之還於菩薩。”豬八戒和沙僧可是有吃人前科的,莊凡心裏提防,不敢像悟空那樣輕易賦予信任。

觀音也不跟他計較這一個倆的,見他誠心,便自收了,自此兩人把佛祖之賜分刮完畢。

菩薩又衝遠處背對著他們的敖玉點點下巴道:“敖玉乃西海龍王三太子,他向前被其父狀告忤逆,差點兒上了斬龍台,正是心冷之時,你今後對他疼愛些,他必視你為父,也不會記胯,下之辱。好了,你可有旁事?”沒事老娘就要走了!

莊凡忙道:“有有有,有的!”

菩薩不耐:“講!”

莊凡迅速回頭瞅了一眼倆徒弟,一躺一坐,看哪個都可憐兮兮,無父無母六親不靠的,便心一橫,心說反正要走,替他倆把好處要足了吧,便道:“貧僧卻有幾樁事要求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