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醫在進宮之前需在太醫院供職六年,有一定的理論基礎與實踐,並經過三或五年一試、二試、三試合格者,才有資格入選,否則寧缺不補。有時清宮禦醫也從各省督撫舉薦的名醫中挑選。禦藥房所需藥材取自太醫院生藥庫,盡管太醫院也是為皇室成員服務的醫療機構,但禦藥房領藥仍需按定例付給銀兩,或令與皇室有關的藥商采買。
所購藥材一般為生藥,入宮後由禦藥房醫生帶領下屬太監炮製備用。禦藥房的禦醫盡管直接為皇帝、皇後診病保健,但地位並不高,在清代二百多年曆史中,最優秀的禦醫級別也不過七品,至於那些承擔宮值的被稱為“禦藥房特簡供奉”的醫藥顧問,待遇則更低,僅僅是“日給禦膳,月給素蠟,冬給木炭”。孫太醫之所以去這禦藥房並非當真為了治病,而是推卸責任,皇帝的病情如何,他最清楚不過了,如今這模樣隻怕是要去了,可貿然進去,萬一救不活,少不了被人抓住把柄,罵成了庸醫了,而來這禦藥房裏抓點藥,以此拖點時間,這樣一來,就算皇帝當真大行了,與自己也毫無幹係。
讓太監抓了幾幅藥材,孫太醫這才急急忙忙感到了欽安殿,一看皇帝模樣,便是大行已到了,縱是華佗再生,孫思邈再世也救不活了,但眼下他半分不能說的,在皇宮行醫了幾十年,前代太醫的例子,早已讓他學會了如何躲避禍事,這會兒裝模作樣的拿了拿脈,然後對身旁的太監說些藥方。
這些太監都是禦藥房的當值太監,按照規定皇帝的病情。診脈時,先由值班的太醫院院使或院判診脈,接著再由值班禦醫診脈,之後發表各自的診脈意見,大家一起擬定一個處方,處方上將藥帖連名封記,藥方下要寫明本方的藥性、治療病證的效果等等。做好了這一切,就是根據藥方監督禦藥煎製,在禦藥製作時,要有太醫院院官和內臣一同監視,做好後每劑藥都分成兩付,其中一付先要由禦醫、院判、內臣三人嚐過之後,沒有問題,才將另一付進獻給生病的皇上,這一係列的診治、製藥過程,都要在專門的醫簿上做詳細的記錄,這些記錄由所有參與診治及製藥、嚐藥過程的醫官、禦醫、內臣簽名後,加蓋“中書省印合縫”,以備查考。如果皇上服用後,治療效果不佳,這些醫簿上記錄的相關人等就會招致麻煩,甚至惹上殺身之禍。孫太醫是今日的當值太醫,自不敢馬虎。
身旁的幾個太監做出了記錄,隨後開始煎藥,這些人都藥物極為熟悉,不多時便送來了藥湯。
孫太醫與一個太監輪流嚐了一遍後,這才給朱高熾喝,朱高熾麵白如紙,雙目緊閉,勉強灌入的湯藥,根本吞不下。
張皇後一看這摸樣,頓時衝著孫太醫道:“孫太醫,皇上他?”
孫太醫立即放下藥碗,裝模作樣的給皇帝重新把脈,許久,才對著張皇後撲通一聲,跪了下來嗚咽道:“娘娘,皇上,皇上怕是要大行了……?“
張皇後雖早有準備,但陡然提高太醫如此宣告這消息,嬌軀還是微微顫抖了一下,嘴唇哆嗦了片刻,才放聲大哭了起來,其餘眾人也紛紛跪倒大哭了起來,一時整個欽安宮內一片哭聲。
“娘娘,皇帝一旦大行,還需通知內閣才是?不然這國家大事?“孫太醫這時走了過來,擦幹了一把淚水,嗚咽的道。
張皇後素有女中諸葛的稱號,剛才隻是一時悲切,才忘記了大事,此時聽孫太醫提醒,感激的看了他一眼,抬手擦幹了眼淚,強忍悲痛大聲喝道:“來人?“
早有侍衛衝了進來,單腿跪地抱拳道:“娘娘――?“
^^^^^^^^^^^^^^^^^^^^^^^^^^^^^^^^^^^^
本有些累,可看諸位對小景的支持,還是碼出了第三更,九千多字不少了,諸位的月票,訂閱莫要忘記送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