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章 隔牆有耳(2 / 2)

楊士奇一愣,隨即明白了楊崢的意思,在大明一朝官員的確沒什麼秘密可言,朱元璋生性雄猜,加強了對大臣的監視。開始時,他派遣一些檢校等人暗中偵查大臣的舉動,但沒有逮捕和審訊的權力。朱元璋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讓大臣對自己和大明江山忠心無二,要他們知道恐懼,防止他們營私舞弊、結黨亂政。事無巨細,家長裏短,都被他知道,這些事跡在洪武一朝可沒少發生。

有一次賜傅友德宴,命葉國珍陪酒,並撥付ji女十幾人,然後派內官窺伺。葉國珍命令ji女們穿上華麗的服裝,自己與ji女混坐在一處。宦官回來彙報,朱元璋命令士兵把葉國珍和妓女鎖在馬棚裏,並削去了妓女的鼻子,葉國珍也挨了幾十鞭子,因為葉國珍的行為觸犯了朱元璋等級貴賤的思想。

大學士宋濂在家中宴請賓客。第二天,明tai祖朱元璋問宋濂,昨天請了些什麼人?做了些什麼菜?喝的什麼酒?宋濂一一如實回答。明tai祖聽了後說:“你說的全對,沒有欺騙我。”說完,拿出一張圖,宋濂一看,是昨天家中宴請賓客時的座位情況,不禁嚇出一身冷汗。

你認為朱元璋是如何知道宋濂宴請一事的?宋濂為什麼嚇出一身冷汗?因為自己已經被皇帝列入了黑名單了!

著名儒士錢宰被征參編《孟子節文》,一日散朝回家,隨口吟詩道:“四鼓冬冬起著衣,午門朝見尚嫌遲。何日得遂田園樂,睡到人間飯熟時。”結果第二天上朝,朱元璋便問錢宰:“昨天的詩不錯,不過朕沒有‘嫌’遲,改作‘憂’字,如何?”錢宰一聽,嚇得忙磕頭請罪,可心頭的懼怕無疑是巨大的,自此後聽說再不敢在家中吟詩作對,生怕說了犯忌的話兒,被皇帝設的錦衣衛給聽去了,少不了獲罪。見楊崢如此謹慎,楊士奇沉吟了片刻,哈哈一陣大笑道:“無妨,無妨,縱是隔牆有耳,你是太子,說說自己的叔叔倒也不打緊?“

楊崢看他模樣,今日自己不說出心頭的看法是不會放過自己,眼看前方再過百裏便是樂安州了,對這位不曾蒙麵的王爺也著實有些好奇,不過他對漢王的看法多是仗著前世正史的記載而來,那些所謂的正史大多是以“成者王侯敗者寇”的立場記載曆史人物,朱高煦作為反叛侄兒的王爺,又不似自己老子一樣從侄兒手中奪取了寶座,對於當時的正史來說,無疑是反賊了,好話兒並不多。

《明史》在《朱高煦傳》中記到:“洪武時,召諸王子學於京師。高煦不肯學,言動輕佻,為tai祖所惡。及tai祖崩,成祖遣仁宗及高煦入臨京師。舅徐輝祖以其無賴,密戒之。不聽,盜輝祖善馬,徑渡江馳歸。途中輒殺民吏,至涿州,又擊殺驛丞,於是朝臣舉以責燕。成祖起兵,仁宗居守,高煦從,嚐為軍鋒。白溝河之戰,成祖幾為瞿能所及,高煦帥精騎數千,直前決戰,斬能父子於陣。及成祖東昌之敗,張玉戰死,成祖隻身走,適高煦引師至,擊退南軍。徐輝祖敗燕兵於浦子口,高煦引蕃騎來。成祖大喜,曰:“吾力疲矣,兒當鼓勇再戰。”高煦麾蕃騎力戰,南軍遂卻。成祖屢瀕於危而轉敗為功者,高煦力為多。成祖以為類己,高煦亦以此自負,恃功驕恣,多不法。”這一點算是肯定了朱高煦為靖難所立下的功勳,難得的光輝一筆,但後麵再寫這位老哥的形象可著實差了很,《明史》《朱高煦傳》盡管說“漢王高煦,……性凶悍。……不肯學,言動輕佻”,因此“為(明)tai祖所惡”,隻是為人輕浮了些,還不算太惡,可說到正兒八經的形象,“高煦長七尺餘,輕走喬,善騎射,兩腋若龍鱗者數片”聽了好聽,細細一揣摩,頗有幾分猛張飛的影子,落在後人眼裏,堂堂的漢王可不是一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鹵莽的武夫而已,什麼私自挑選衛士,又招募精兵3000人,不隸屬兵部管轄,縱使他們四處劫掠,兵馬指揮徐野驢將他們擒獲懲處等等……,這些都是莽夫的表現,楊崢畢竟是來自後世,對於不曾謀麵的王爺,也存了先入為主的觀念,想了想道:“漢王居功自傲,蓄意製造叛亂,野心極大,卻無謀無斷、無深圖遠算之人……?”

^^^^^^^^^^^^^^^^^^^^^^^^^^^^^^^^^^^^^^^^^

第二更送上,請圍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