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4章 膽大妄為(2 / 2)

隆慶元年,戚繼光及其老部下三千人調往京師,督陣薊遼,戚家軍火槍隊易步為騎,成為中國第一支火槍騎兵隊。戚繼光督陣薊遼期間編練車步騎營三萬。隆慶二年,朵顏部酋長董狐狸率蒙古鐵騎三萬入寇,戚繼光以車營抵擋,自己率八千銃騎突襲董狐狸牙帳,大破朵顏三萬鐵騎,俘董狐狸侄子長昂,董狐狸僅以身免,逼董狐狸扣關請罪;萬曆三年,長禿率兀良哈鐵騎五萬入寇,戚繼光又率火槍騎兵隊出塞包抄,一口氣打垮五萬蒙古騎兵,活捉長禿。

自嘉靖三十八年戚家軍成軍到萬曆十一年戚繼光去職,戚家軍擊敗的敵軍總數超過十五萬餘,這在日久承平的萬曆中興時期是很恐怖的戰績。

戚家軍的威名並沒有因為戚繼光的去職而低落,以戚家軍為種子的浙兵一直是明後期國防力量的主力,萬曆朝鮮之役,浙兵首登平壤,立下頭功,其中許多人還是戚繼光的老部下,如攻克牡丹峰的老將吳惟忠,在前世的評價中,這樣的戰績,唯獨嶽家軍足以媲美,可以說是不敗的神話!

楊崢選擇將這三萬兵馬打造成戚家軍,除了兵力少外,最主要的是戚家軍可以複製,相對於嶽家軍而言,戚家軍勝在規模小,依賴主帥的不多,而嶽家軍更多的靠嶽飛,而且嶽家軍規模大,動不動數十萬,訓練起來也不容易,所以他選擇了戚家軍,當然了,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大的原因,戚繼光留下了兩樣製勝法寶《紀效新書》、《練兵實紀》。

尤其是後一本書這,這本書是戚繼光在薊鎮練兵時撰寫。此書正集九卷,附雜集六卷。它和《紀效新書》稱為戚氏兵書姐妹篇。九卷九篇共二百六十四條,具體篇目是:練伍法第一、練膽氣第二、練耳目第三、練手足第四、練營陣第五(場操)、練後附雜集六卷六篇:儲練通論(上下篇)、將官到任寶鑒、登壇口授(李超、胡守仁輯)、軍器解、車步騎營陣解。書前還冠有“凡例”即“分給教習次第”共十五條,記述了將、卒各自應學習的內容、標準,教材發放辦法,督促學習的措施等。

營陣第六(行營)、練營陣第七(野營)、練營陣第八(戰約)、練將第九。後附雜集六卷六篇:儲練通論(上下篇)、將官到任寶鑒、登壇口授、軍器解、車步騎營陣解。書前還冠有“凡例”即“分給教習次第”共十五條,記述了將、卒各自應學習的內容、標準,教材發放辦法,督促學習的措施等。對於如何練兵,訓練將士都做了詳細的記載,內容極為廣泛,涉及兵員選拔、部伍編製、旗幟金鼓、武器裝備、將帥修養、軍禮軍法、車步騎兵的編成保結及其同訓練等建軍、訓練和作戰的各個方麵。

正文一至四卷側重單兵訓練;五至八卷和“雜集”的《軍器解》、《車步騎營陣解》講營陣訓練;正文第九卷和“雜集”中的《儲練通論(上下篇)》、《將官到任寶鑒》和《登壇口授》等篇記述了將帥的選拔培養、應具備的條件等。可以說在冷兵器時代,是一本集大成的練兵之書。

而嶽飛一生倒也留下不少文集,可除了其慷慨激昂的詩詞歌賦和散文(即逝後被輯成的《嶽武穆遺文》),剩下的就是那本《武穆遺書》了,但惟難以證實出自嶽飛手筆,兼以武術為主,並非兵書,加上宋代史書對此書全無紀錄、曆代兵書亦無收錄,故此兵書真偽尚難確認,再者不論這《武穆遺書》是不是兵法,主要的是他手中根本就沒有這本書,反而是戚繼光的《紀效新書》、《練兵實紀》卻被帶到了這個時代,這也是他選擇戚家軍的原因之一了。

^^^^^^^^^^^^^^^^^^^^^^^^^^^^^^^^^^^^^^^^^^^^^^^^^^^^

第二更了,請圍觀,請訂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