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6章 濁酒不銷憂國淚(1 / 2)

高航道:“我也想啊,可咱不能做個獻媚之人不是,你們讀書人不是常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這話兒不是說良藥多數是帶苦味的,但卻有利於治病;而教人從善的語言多數是不太動聽的,但有利於人們改正缺點。這句賢文旨在教育們要勇於接受批評,現在常用來說明應該正確對待別人的意見和批評。

怎麼你才做了幾天的安南經略,就聽不進去忠言了?”說完不等楊崢反駁,又自言自語的道:“這世上,能夠得到智者的批評是一件幸事。要知道,批評一個人是需要很大勇氣,冒很大風險的。誰都知道“多栽花,少栽刺”的道理,我便是想做個好兄長,才做這吃力不討好的事兒來,你得感激,感激你身邊站著都是忠臣?不然嘿嘿……?”

楊崢氣得差點吐血,沒好氣的道:“少來,什麼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本身就有問題?對什麼對啊?“

“不是吧,我可聽說了,這可是孔夫子說的話兒,對了,聽說司馬大人也用了,哦,還有留侯張良也用它來勸了漢高祖,這可是聖人說的話兒,哪能有錯?”高航道。

楊崢看他一副說教的模樣,越發氣惱,哼了聲道:“聖人的話兒未必就沒有錯,這話兒基本的思路沒有錯,就是要人接受別人難聽的勸告。道理不難懂,其根據是因為人無完人,人人都有不足,而且,容易故步自封,自以為是,別人的勸告總是沒有那麼順耳,所以,要求聽者擺正心態,要虛懷若穀,要能夠容納,要集思廣益,兼聽則明,聽得進去,可你仔細想想,這話裏還是有很多問題的。”

高航還是頭一次聽到這麼新鮮的說法,不免有些好奇,道:“什麼問題?”

楊崢道:“首先就是如何定義“忠言”。是不是逆耳的都是忠言?如果“忠言逆耳”是必然的、注定的、唯一的,那麼,就可以說,“逆耳”是忠言的判斷標準了。這樣,就有問題了。“忠言”一定就要逆耳嗎?既然是“忠言”,那為什麼就不可以講究點說話藝術,注意一下場合?畢竟現在又不像古代那麼需要當眾死諫了。

人與人溝通還是可以私聊的。私下裏,溫和地說,或者先表揚,關注一下對方心態,預感一下接受能力,然後再巧妙地、分步驟地表達忠言,這樣豈不更好?“忠言逆耳”的提法顯然不符合上文的做法。“忠言逆耳”,似乎忠言就不能說得更讓人接受點,不講分寸了,一定是逆耳的。

這樣,說忠言的,用心良苦,語重深長,人家可能就不買帳了。不是僅僅這個耳朵進那個耳朵出的問題,可能就是抵觸,抗爭,甚至反唇相譏,惡語回應了。

真理是相對的,那麼“忠言”也是有條件的。而且,是不是忠言,往往是說話方自己認定的,是一相情願的。正因為說話方經常自己認為對對方有用,自認為是忠言,就不考慮對方的承受能力了,也不看場合,就說“為了你好”,更不管講話口氣了,這當然很成問題。更何況這“行”就一定需要忠言嗎?有些行,做的人心中就知道怎麼回事,就清楚困難所在,這裏說什麼言語都是多餘的。有些“行”是習慣,有些“行”是性格,有些“行”則是受種種條件限製了的,所以,“忠言”並不是一直管用的。說多了,反而影響做事情緒,不僅逆耳,還影響做事人心情,影響做事效果。所以,忠言並不一定是必須的,也未必就管用;而沒有分寸、不講藝術的“逆耳忠言”更可能是於事無補,反添亂象的。

事實上,說“忠言逆耳利於行”的人多半是教訓別人的一方。聽者這方認可這句話的,而且經常掛在嘴上的並不多。有些人受了這話的影響,有些人是骨子裏就有這個文化的遺傳基因,好為人師,整天沒有什麼事做似的,就是在琢磨給別人忠言善言。似乎就他自己最懂得人生,最懂得做事,也不管別人要不要,煩不煩,一味地提意見。這些人似乎沒事盡找事,盡說些“逆耳”的話,而且,沒完沒了。從這點看來,病根就在於受古人這含糊的話潛移默化了。古人這話本身是朗朗上口,容易記憶,更容易傳播,但是,越是這樣的話,也因為簡練而含糊,我們越是要實事求是,越是要深究,越是要細細分析。時間、場合不一樣了,觀點就應該更明朗更進步些,要與時俱進,要靈活變通。行動未必都要忠言,說多了無益;忠言未必要逆耳,逆耳了容易產生誤解,形成敵意。而且,苦口未必是良藥,苦不苦口也不是治病服藥的判斷依據。因此,還不如說成“良藥對症利於病,忠言有效利於行。”對症才是標準,有效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