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9章 皇圖霸業談笑間(1 / 2)

明成祖在位二十二年,鄭和下西洋有關的使節來華就有三百一十八次,平均每年十五次;永樂二十一年,出現了十七國使節一千二百人到明朝朝貢的盛況。明成祖為了“以柔懷人”,還允許使者帶私貨來華貿易。為接待海外賓客,太倉還開設了婁江西館、婁江南館。於是,來華使者們回國的第一站——劉家港,成為最為便利的貿易集市。

“海外使節多是拿寶物、香料、藥材、珍奇動物等換取中國民間的瓷器、絲綢、茶葉、漆器等物品將一個太倉之地渲染得熱鬧非凡,那個時候,最繁華的不是蘇州城,也不是北京城,而是這太倉之地。

但這種盛世繁華,隨著永樂的死迅速變得黯淡了不少,洪熙年,登基為皇帝的仁宗,即位頒布第一道聖旨,下西洋諸國寶船,悉皆停止。因朝貢貿易而繁盛的劉家港便喪失了其優越地位。到後來朝廷嚴行海禁,不準片板入海,碼頭貿易黯淡,太倉之地開始慢慢淡出了世人的視野,雖是如此,但昔日的繁榮之氣息還在,隨著重下西洋的聖旨傳來,沉寂多年的太倉再一次變得熱鬧起來。

離太倉不遠處有一個小鎮,古時稱沙頭,早在宋、元時已集市成鎮,到明初時,大批商人應運而生,臨水建築拔地而起,成為太倉一大鎮。俗稱“東南十八鄉、沙溪第一鄉。”其中沙溪老戚浦兩岸的古宅民居錯落有致、鱗次櫛比,而離鎮上不太遠有一座破廟,廟宇不算大,但因為供奉的是碧霞元君,民間傳說的碧霞元君更神通廣大,能保佑農耕、經商、旅行、婚姻,能療病救人,尤其能使婦女生子,兒童無恙。如此神通,自是讓這一帶的女子信仰碧霞元君特別虔誠,在各地建有許多“娘娘廟”,並常在左右配祀送子娘娘、催生娘娘、眼光娘娘、天花娘娘等四位娘娘。因此口彩很好,凡是路過的客人、商人、尋常百姓都會來看一看,而那些水手,或者出海的漁民,總會進去燒一束香,討個一路順風的口彩,因有了這座小廟,加上鎮的位置不錯,幾年的功夫,小鎮變得熱鬧非凡,儼然比得上太倉、劉家港,繞著小廟四周賣米麵、京城之地的醃菜,或者是海上帶上來的海貨都擺了街道的大街小巷,讓這個江南小鎮變得熱鬧非凡。

比起不遠處的太倉、劉家港,這裏顯然更像個繁華的江南,但過往的人都知道,小鎮的繁榮得益於西洋的停止,一旦朝廷重下西洋,重建市舶司,小鎮終究是小鎮,重新回到屬於自己的寧靜。

這個道理誰都明白,但至少眼前這座小鎮是繁榮的,是熱鬧的,談宴遊嬉卻是最合適不過的地方,這裏沒有金碧樓台,也沒有鮮衣怒馬,更沒有紙醉金迷,有的隻是陽春白雪,以及那些因為雪災露出淡淡如淡淡水墨般的饑色,偶爾幾聲有氣無力的叫喊,這顏色在文人墨客的眼裏,自不是什麼好顏色,所以難得有文人墨客會吟唱一首小曲,或者臨摹一副畫卷。

但細心之人還是有那麼幾個,他們將這小民的饑色,與四周皚皚白雪,渡口的滄桑加以渲染勾入畫卷,於是這座名不見經傳的小鎮,登時變得動人起來,古宅民居錯落有致、鱗次櫛比,行人熙熙攘攘,配上江南春雪,竟也有一番別致的美。

隻是這樣的美,這樣的精致,能欣賞的又有幾人呢?

今日是農曆十月二初八,是一年一度的廟會,所以就算是這樣的大雪,貓了一夜的百姓,商賈、文人墨客都會來湊這個熱鬧,因雪災餓著肚子的饑民希望趁著這日子討口吃的,好填飽餓了一夜的肚皮,商賈則希望趁著人多,將私藏了一冬的貨物高價賣出去,而文人墨客則希望能在這熙熙攘攘的古鎮之地,找一些靈感,寫出一首明傳千古的詩詞,而漁民則希望接著今日這個機會,去廟裏上一炷香,希望今年的寒冷早些過去,好早一日出海,各人抱著各自的目的,彙集與這不大,卻繁華的小鎮。

此時的廟宇裏,已湧滿了商家、漁民,因此銅臭味兒,魚腥味兒十足,與這裏各種氣味夾雜相比,廟宇左側的偏殿就=顯得清香了許多。

此時一個素衣女子,正跪在蒲團上,雙手雙手合什,在碧霞元君麵前虞誠地禱告著,微紅的嘴唇微微絮動,發出輕微的絮語,宛如天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