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3章 最有味卷中歲月(2 / 2)

楊崢從茶幾上重新翻開了一隻茶杯,提起茶壺注入了茶湯,推到了高航身旁,然後給自己滿上了一杯,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湯道:“兩件事?第一,這一切頗幾分沈家的影子,我的性子你也知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所以關於沈家的一切,我都要知道,他白天見了什麼人,鋪子裏賣了多少東西,晚上睡了那個女人,吃了什麼,喝了什麼,說了什麼話兒,我都要知道的一清二楚?“

高航道:“這個沒問題?“

錦衣衛的能力,楊崢自不會懷疑,點了點頭道:“第二,你剛才也聽到了,打贏蘇州這場價格仗,需要的是糧食,我來朝廷也有四五日了,朝廷的糧食到了哪兒,有多少糧食,你都要知道一清二楚,糧食沒有我的命令,任何人都不可輕易碰上,哪怕蘇州亂成了一鍋粥,我的命令沒到,一粒糧食都不可放入蘇州城,你可明白!“

高航再一次用力地點了點頭道:“你放心,我知道怎麼做了!“

楊崢嗯了聲,擺了擺手道:“時不我待,我就不留你吃飯了?“

高航汗了一把,嘀咕道:“我就不信吃個飯,蘇州的天就塌下來了,明明不想留我吃嘛?虧你還是堂堂的二品巡撫,彭家的女婿,有權有錢,還這麼小氣……?“罵了幾聲,搖著頭便出了巡撫衙門。

楊崢一笑,放下茶杯,整理了衣服,一轉身出了後院,往巡撫衙門行去。

明初,朱元璋對官民所居住的房舍、穿戴的服飾和使用的器皿,都有嚴格的規定,違製者要受到處罰。但自永樂以後,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奢侈之風的滋長,權貴勢要早已衝破了規定的限製,競相營建豪華的宅第。例如當今次輔楊榮在北京就建了好幾座府邸,座座富麗堂皇,讓人羨慕,不僅如此,其他大明官兒也莫不是如此,蘇州自古是繁華之地,院林建築本是一絕,府邸的修建也不差,不少官兒都留有府邸,事實上隨著朝廷對商業的限製比洪武放開了許多,對商人許多限製也是隻是嘴上說說的老黃曆了,不少大戶住的房舍,若是擱在洪武一朝,腦袋早就夠砍了好幾次,但眼下畢竟不是洪武朝,所以與這些規矩,很少有人去在意,更不用說蘇州本就是繁華之地,商人既不能在政治上獲取自己應有的地位,那麼在田產、房屋上、衣著上、飲食上可以彰顯與眾不同的品味。

沈家本就是蘇州首富,這些年仗著家主沈衡的周旋,靠上了南京徐家,地位水漲船高,除了收回了南京沈家房屋外,這次來蘇州,沈家一舉收回了往日的沈家老宅,這座老宅共有八座宅第,“分金、石、絲、竹、匏、土、革、木。申衙前、百花巷各四大宅。整個院落,粉牆黛瓦,宅院相融,由門廳、茶(轎)廳、大廳、樓廳、書房和雜屋等五進或六進組成,側有備弄聯係各院落。有的還有戲台、花園和家祠。這些峻宇華屋,集木雕、磚雕和石雕於一體:有磚雕門樓、照牆;木雕門窗、梁枋;石雕門枕、柱礎都是上等的材料,難得是整個院落跨越兩河之間,成前街後河的格局,這樣的院落,即便是在‘不出城郭而獲山水之怡,身居鬧市而有靈泉之致”。的蘇州城這樣的院落也是極為少見的。

與前院的富麗堂皇相比,後院要多了幾分樸實,可即便是這樣,整個院子也是一排接一排精舍,富麗堂皇的很,在最左側的一座書房,看似不起眼,卻也非尋常富戶可比,外觀二間半,入內則有一間半,結構別致。北麵粉牆上深色的窗框,將天井中幾塊石峰,數枝翠竹構成了一幅幅精致的小品畫,其畫意可與板橋墨竹相媲美,此軒處於東西兩個大廳之中,為園主讀書、作畫、撫琴、奕棋之所。周圍峰石散布成林,端的是一處人間好地。

書房的圓柱上一左一右雕刻著兩行對聯,左聯為讀書取正,讀易取變,讀騷取幽,讀莊取達,讀漢文取堅,最有味卷中歲月——右聯則是與菊同野,與梅同疏,與蓮同潔,與蘭同芳,與海棠同韻,定自稱花裏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