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蘇州巡撫衙門堪稱蘇州最熱鬧的一天,自從皇帝將收取商業稅的指令下達到蘇州後,剛剛恢複平靜的蘇州就開始炸開了鍋,最先鬧騰的是蘇州的大戶富戶,王侯公孫,自從楊崢以況鍾斷案為名,迫使他們退出了手中大片的良田後,往日衣食無憂,坐享其成的富戶大戶便少了生活的依靠,隨著糧食危機的平息,鄭和下西洋壯舉,讓不少富戶大戶將目光看向了商業,雖說沒了大片的土地,但多年積攢下來的家底還在,做起生意來,並不是困難事情,況且蘇州百廢待興,各種商業需求量可不少,一時蘇州的商鋪如雨後春筍一般開滿了蘇州的大街小巷,珍珠店、緞店、梭店、布店、皮店、鹽店、油店、煙店、麻鞋店、花碗店、雜貨鋪、銷金鋪、書鋪、筆鋪、發髻鋪、胭脂鋪、生藥鋪、熟藥鋪、海味鋪、錢鋪、傘鋪、飯鋪、麵鋪、油鋪、醋鋪、調粉醬菜鋪……充列街市,各色店鋪林林總總,名家老店枚不勝舉,為了活躍剛剛開張的商鋪,他們甚至不惜放下往日高高在上的身段,親自叫賣,讓偌大的蘇州城徹底沉浸在一片商業之中。
本指望著借著朝廷開海禁、蘇州百廢待興的好機會,狠很賺上一把,把從良田上的損失給找回來,甚至不少富戶大戶動了大幹一場的心思,卻不想皇帝竟不顧祖宗規矩向天下商人征收商業稅,這無疑是雪上加霜,不少剛剛加入的富戶大戶,頓時大為氣惱,得知這主意是巡撫大人出的,這一腔的怒火自是算在巡撫大人的頭上,幾個大膽的富商大戶仗著朝中有人,每日一早就來巡撫衙門罵上幾句,起先迫於巡撫大人威嚴,倒也不敢大罵,後來罵了幾日膽子也大了,罵出的話兒也難聽了不少,人數也多了,到今日集聚在蘇州巡撫衙門門前的富戶大戶竟足足有一百多人,仗著聲勢大,巡撫大人也沒個動靜,還以為這一次是心頭有愧,便放開了膽子,破口大罵起來,將昔日的奪田之恨全都罵了出來。
對此,巡撫衙門的衙役起先到也氣惱,拿出了一些氣勢,甚至錦衣衛都準備看一看誰這麼大膽,膽敢辱罵巡撫大人,卻不想巡撫對此事做出的指示,竟是不必理會,衙役縱是再想給富戶大戶一點顏色,也不敢公然違抗巡撫大人的命令,所以這事兒也就放任自流了,這樣一來,富商大戶罵得更加理直氣壯,氣勢越發大了起來。
如此過了三日,就在府衙上上下下對此舉開始熟悉,甚至習慣的時候,風向為之一變,那些百姓也不知從哪兒得知巡撫大人被富商大戶辱罵欺負的消息,竟在一夜之間,竟湧進了數百人,對於巡撫大人百姓可謂視為再生父母,先不說失去的田地重新回到了自己的手中,就是這次的糧食,若不是巡撫大人嘔心瀝血,他們早就餓死了,在他們眼裏巡撫大人就是他們頭頂的青天,是這蘇州的保護神,是老天爺派來拯救他們與水火的好官,絕對容不得這幫富戶大戶在這兒辱罵大人,再退一步說,他們可不傻,朝廷征收商業稅意味著什麼他們並非一無所知,就在朝廷下達征收商業稅的當日,減免蘇州賦稅的指令就下了,其中的好處可不是一點兩點,百姓吃飽肚子不容易,如今老天爺給了他們這個機會,豈能不加以保護,所以在第三日的早晨,巡撫衙門的門前,站著不再是單一的富戶大戶,其中有認識的,有不認識的,齊刷刷的站在富商大戶對立麵,扯開了嗓子破口大罵起來。
要說識文斷字,富商大戶仗著身份地位先天優勢,熟讀四書五經,罵人不帶髒字是他們的本事的話,那百姓因生活在底層,與市井汙穢言語掌握得最為精妙,罵起人來比富戶大戶絲毫不差,更厲害的在於,百姓人多,罵人的本事或在田埂上,又或是對老天爺的不公平,對世道欺壓早已練就了一身的本領,因此罵其人非但不輸給富商大戶,反而還站了上風,於是巡撫衙門的風向,在第四日後,徹底為之改變,若說三日前聽到的是巡撫大人卑鄙無恥,忘恩負義、不知羞恥、斷子絕孫,但凡世間最惡毒,對狠毒話的話,那從第四日起,聽到的卻是青天大老爺,清如水,廉如鏡、天下第一吏等等讚揚的言語,難得是這種氣勢竟見天看漲。
最快更新無錯閱讀,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