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4章 天時人事日相催(2 / 2)

就在今日,廷臣紛紛議論,禮部尚書胡瀅、左都禦史顧佐、給事李凱紛紛到了內閣,讓他這個首輔勸說一下皇上,為了江山社稷抱住龍體,給出的理由是太子年幼,外臣老邁,大明需要宣宗,百姓需要宣宗,所以宣宗為了祖宗的江山,為了天下百姓也該遠離道士,遠離丹藥,身子不適請太醫等等,身為內閣首輔雖說不管皇上這檔子事,但事情到了這一步,況且這次群臣言之有理,太子年幼,一旦皇上身子骨有何等不適,難免會影響朝局,所以楊士奇也將這事兒放在了心上,並在當日尋了個理由,入了宮。

對於當朝首輔宣宗還是重視的,畢竟是他登基十年,楊士奇立下功勳不少,這幾年減官田租賦、免除糧稅、清理冤假積案、裁汰工役、招撫逃民,嚴懲貪汙官吏等建議,使百姓獲益,大明能在短短十年步入盛世,他這個首輔功不可沒,在人才上,更是舉薦了於謙、周枕、顧佐、楊崢,許多大事都是他一首策劃,自己隻是按章辦事而已,如今這般年紀,還在為自己的江山勞心勞力,於公於私,宣宗對這個首輔還是十分滿意的,所以宣宗在暖閣裏見了楊士奇。

君臣二人平日裏這樣的場景也有不少,所以誰也沒客套,喝了幾杯茶湯,吃了幾口點心,說了些政務上的事情,請宣宗定奪了後,楊士奇便開始說出了此番入宮的目的。

這事兒本不是什麼大事,不過是皇帝吃了幾顆道士進貢的仙丹,精神不錯,然後尋自己最寵愛的妃子寵幸了一番,這樣的事情,不要說是帝王家,就是在尋常百姓家也是再正常不過的,所以宣宗並沒有當一回事,可首輔大人這麼提出來,事情就是一件小事了,宣宗礙於麵子沒說什麼,事後越想越覺得這個首輔不地道,少不了罵上幾句,那胡本仰仗著進貢仙丹大富大貴,冷不丁的聽說首輔說了自己的壞話,哪裏忍得住,趁著進貢仙丹的時候,沒少說首輔大人的壞話,就連早前楊士奇兒子的那點醜事也被翻了出來,這是楊士奇的短板,再次麵對皇帝的時候,底氣自然不如先前了,這下胡算是抓住了把柄,越發說起了楊士奇的壞話了,起先宣宗還不覺得,可經不住人家多次在耳旁說,久而久之也覺得楊大人有些問題了,私底下認為楊首輔這是想借他這個皇帝傳揚自己的名聲,好生討厭得很。有了這個心思,再看楊士奇就越發不順眼了,總想著尋點麻煩給他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