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大衛王瓶:一千零一夜的傳說(3 / 3)

“阿彌陀佛,世界萬有,生滅變化。未曾有一事,不被無常吞。老漁翁福禍悲喜彈指百變,當真是我佛真法的絕妙注釋。”玄奘也被這個異域傳說震驚了,當然他感受到的不是恐懼,而是這個故事裏飽含的深意,“那麼,後來呢?”

“後來,老漁翁說,看在我救了你的分上,你讓我死,就要讓我死個明白。你這偌大的身軀,如何鑽進這麼小的瓶中?那魔鬼頗為得意,為了展示神通,將身子化作一縷青煙,鑽進了瓶中。老漁翁手疾眼快,撿起錫封蓋住了瓶口。那魔鬼知道上當,想要出來,卻被六芒星封印阻擋。老漁翁將瓶子重新扔進了大海。”

麴文泰說完,唏噓不已,玄奘歎道:“人人都有佛性啊!正是這老漁翁的急智拯救了自己。”

兩人正聊著,忽然聽到一陣輕微的哽咽聲,兩人詫異回頭,卻見正在睡覺的阿術閉著眼睛,臉上卻淌滿了淚水。

麴文泰原本沒在意這個孩子,這時卻禁不住愕然:“法師,這孩子怎麼了?”

玄奘心知肚明,皺眉想了想,走到阿術身邊低聲道:“阿術,莫要憋在心裏了。陛下並非惡人,你可以向他原原本本講述清楚,相信陛下一定會還你一個公道的。”

阿術慢慢睜開眼,蔚藍的眼睛裏湧滿了淚水。麴文泰更摸不著頭腦:“法師,這到底怎麼回事?”

阿術忽然嘶聲尖叫:“是你……是你殺死了我的叔叔,我的族人!”

麴文泰大吃一驚:“法師……”

玄奘搖頭歎息:“陛下,阿術這孩子不是我從長安帶來的,而是從莫賀延磧中撿來的。他本是粟特人,和叔叔、族人一起行商前往長安,路經焉耆的時候,與一群焉耆商隊同行。不料到了莫賀延磧……”

麴文泰猛然站起,臉上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指著阿術:“難道……難道……”

玄奘點頭,深深凝視著他:“二王子在莫賀延磧中殺死的商旅,就是他的族人,當時他藏在了沙底,才幸免於難。後來貧僧恰好經過,可憐他的孤苦,就隨身帶著他,打算將他送回撒馬爾罕的故鄉。”

麴文泰頹然坐下,臉上陣紅陣白,嘴唇嚅動:“法師,弟子……”那模樣,就像做了錯事的孩子被當場抓住一般。

“陛下,”玄奘低聲道,“貧僧雖然知道高昌與焉耆的爭端,理解陛下的苦衷,可如此屠殺商旅,是否違犯了我佛戒律?”

麴文泰呆呆地坐著,心中劇烈翻騰,濃濃的悔意和羞愧使他無法抬起頭。他生平好名,立誌要做高昌國史上最賢明的國王,這才費盡心機從伊吾王手中將玄奘“強搶”了過來,沒想到自己政治角逐中最黑暗、最血腥的一幕,卻被這位大唐名僧親眼看見,並且將受害者帶到了自己麵前。

“法師……”麴文泰呆呆地看著玄奘,臉上淚水淌了下來,“弟子是受過五戒的居士,怎敢無故殺生!隻是,弟子想為善業,國王卻是樁惡業,在這國與國的爭端中,絲毫沒有天理人情可講,法師也知道,絲路控製權乃是西域小國的生存命脈,焉耆人想更改絲路,若是弟子心存善念,我整個高昌國就會被大漠的風沙所淘汰,百姓離散,國家崩潰!”

“難道國與國之間就不能和睦相處麼?”玄奘問,“陛下可有法子與焉耆和平相處,不再造成殺戮?”

麴文泰苦笑:“這不是願不願的問題,就拿我高昌國來說,絲路一旦改道,商旅斷絕,商稅枯竭,我高昌國內這塊綠洲的耕地草原,遠遠不足以養活這三萬國民,於是百姓們就會逃亡到他國。”

“那麼人口減少,國家雖然小了,生存是否能維持?”玄奘問。他倒不是質問,而是確實想了解西域諸國麵臨的問題。

麴文泰連連搖頭:“法師,您不知道,沙漠中的綠洲國家,是靠人力來維持的。因為在這大漠中,綠洲內的水源遠遠不夠,我們必須修建複雜的水利係統來灌溉莊稼。就拿高昌國來說,我們從城北二十裏外的天山腳下修渠引水,再通過支渠引入高昌王城周邊。除了一條主渠之外,城西有水渠十六條,城東有十七條,城南城北各九條。如此繁複的水利係統,需要多少人維持?”

玄奘吃驚:“竟然有這麼多水渠?可是貧僧來的路上,卻所見不多啊!”

“嗬嗬。”麴文泰苦笑,“法師當然見不到,大多數都是井渠。所謂井渠,就是那些隱藏在地下的水渠。大漠中氣候幹旱,水渠如果露在地麵就會蒸發殆盡或者滲入沙地,所以我們便利用天山地勢高、城中地勢低的條件,在地底掏挖水渠,穿過戈壁灘,進入灌溉區。在灌溉區,每隔百步,就在地下暗渠的上方打出垂直豎井,來提水灌溉。僅僅高昌王城,井渠總長就達七八百裏。法師請想,這麼繁複的水利工程,需要多少人維持?人口一旦流失,水利係統就無法維持,農田被風沙侵蝕,綠洲漸漸變成荒漠,我高昌就會在大地上消失!絲路舊道上,菖蒲海之畔曾有樓蘭國,就是因為絲路改道,商旅斷絕,人口流失,樓蘭國的水利係統崩潰,幾十年時間便成了一座無人居住的廢城。”

樓蘭國中原人很熟悉,史書中記載的漢朝和樓蘭的衝突家喻戶曉,樓蘭在中原人的心目中是那種典型的桀驁不馴的邪惡小國。百餘年後,王昌齡還借此抒懷: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那時候,樓蘭已經掩埋於大漠中四百年了。

“在這個世上,大家都在拚盡全力。大國爭霸要拚盡全力,小國生存也要拚盡全力,彌勒淨土,真不知何時能到來。”玄奘感慨不已。

見阿術充滿仇恨地望著自己,麴文泰長歎:“無論如何,弟子屠殺無辜也是罪孽深重。人死不能複生,弟子明日就派人前往莫賀延磧,收攏那群粟特商旅的屍骨,運到高昌國的祆祠,將他們好生安葬在寂靜之塔中。弟子親自前往祭祀。”他和藹地望著阿術,“若是你可以原諒本王,本王希望能厚恤你的叔叔和族人,每人金幣一百,銀幣一千,派人送到撒馬爾罕,讓他們的家人生活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