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1 / 2)

京城皇宮。

現在的皇宮裏已經亂了套,原因是文靜公主不見了。南李迎親在即,公主此刻不見了,那怎麼是好啊。

前段時間,大漢派使臣與西楚談判,為了和西楚不至於鬧的太過,將南李西邊的土地割給他們,條件就是讓其承認大漢對南李的統治。西楚此刻打的已經是筋疲力盡了,國庫都快空了,也實在是不利於打下去。如果真的再打下去,惟恐大漢出兵幹涉,那可就不妙了。基於各種原因,西楚有條件的承認大漢對南李的統治,同意收兵。他們出的條件就是:割南李西邊與西楚接壤的方圓六百裏的土地,並且賠款一千萬兩白銀,並且大漢必須承認西楚對南李就現在的土地占領。

大漢皇帝是不割自己的肉就不心疼,將這一切的負擔全部丟給了南李,自己是不出一文錢。其實也是有目的的,那就是最大的削弱南李,怕的就是南李反骨。並且還與西楚結盟為世代交好。

自從大漢皇帝下詔書將公主嫁給南李的事情傳之四海,有一國家著了急,這國家不是別的,而是北魏。自從北魏使者來大漢近半年的時間,居然連大漢的皇帝的麵都沒有見到,他此次來,一是為了讓北魏與大漢重修舊好,二是為了再次和親,結親家之誼。從各方打探到,大漢皇帝能出嫁的也隻有一位公主,他能不急嗎。並且最近聽聞,南路軍將有可能往被調遣,目的是什麼,無人知曉,東路軍也開始上移,並且駐紮到寧國所割賠的東北地方。西北軍三十萬原封不動,那些大將的官職也都沒有什麼變動,隻是封了些爵位。從形勢上看,大漢已經從西部、南部、東部都調集兵馬,並且駐紮的都是北方,雖說大漢無心可北魏有心啊。

這本來不怎麼急的北魏使者現在急的跟什麼似的,派回國的人一個個的都回來,帶著他們皇上的旨意,那就是和親之事隻許成功不許失敗。

“皇上,公主不見了,那南李和親的隊伍一個月後可就要來了,這可怎麼辦,這事情不能傳到外麵。現在南李的使臣提出要見公主,老臣實在是……”蕭貴中頗為為難道。南李提出會見公主,這無可厚非,大漢是沒有理由拒絕的。

德武帝深鎖眉頭,“派出去的人有消息了嗎?”

呂賢道:“臣派出去的人都回來了,京城方圓五百裏都找不到公主的影子,臣在想,既不能張揚出去,又要尋找公主,這實在是大海撈針。臣也不能對下麵說他們找的是公主,並且公主的畫像又不能拿出去,這找人實在是……”言外之意,要像這麼找下去,一年都不一定能找的到。

德武帝有他的顧慮,如果這事情傳了出去,不僅丟了皇家的臉麵,更擔心的是有傷南李臣服之心。所以文靜不見了之後,他一不讓張畫貼榜,又不讓將公主身份泄露出去,動用的兵馬也隻是九門提督的人,宮廷裏的禁軍和禦林軍都不敢調動,否則就等於不打自招了。

禦書房裏沉寂了好一會兒,德武帝歎了一口氣,道:“呂將軍,這公主不用再找了,朕就當沒有這個女兒,至於明天南李要求見麵的事情,你們想個辦法吧。”

幾位大臣商議一會兒,林天遠出列道:“皇上,臣和各位大人的意思是,不如找個宮女冒充公主嫁到南李就可,至於像不像好在還有一個月的時間,還來得及調教。不過,臣有一個顧慮,那就是公主萬一回來了,穿了幫那我們大漢的臉麵可就全沒了,因此老臣……”

德武帝明白他的意思,現在也隻有這個辦法,道:“既然文靜不擔當她身為公主的職責,那她就不再是公主,就算回來也永遠不得回宮。林相你立刻交代宗人府,公主離宮的事情不得記在族譜之上,明文寫著公主嫁去南李。至於後宮,朕會交代不讓任何人泄露出去,並且明天的‘公主’,就是大漢永遠的公主。”

“皇上聖明,臣等遵旨……”

蕭貴中、林天遠、呂賢剛走不久,劉本走了進來,將北魏使者要求麵聖的意思回複一下。

德武帝正為文靜的事情鬧心,臉色很不悅,道:“北魏這個背信棄義之國,朕不想見。你告訴他,咱們戰場上見,朕的大漢不是他想打就打,他想和就和的。你告訴他,朕不怕他,讓他滾回去吧。”說著用力地拍著桌子。

劉本跪在地上,不敢說話。

德武帝意識到自己的失態,皺眉道:“你怎麼還不下去?”

劉本奏道:“臣不敢接旨。”

“你……”德武帝沒有想到劉本會說這樣的話,“你有什麼話就說吧?”

劉本道:“皇上,我大漢這幾年兵災天禍不斷,國庫空虛,百姓貧苦,雖然新政實施尚可,但一時之間還不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如今東邊幾省旱災剛解決,西邊又開始了澇災。據青寧省巡撫趙澤上奏說,新政實行尚還順利,但連日降雨,不見停歇之時,藩庫一半已拿去救災,雖能暫緩之急,並非長久,需要朝廷的救濟。如今能拿出糧食的省已經不多了,江南四省、加上天龍和揚蘇省這次鬧了旱災,他們的種糧還是從其他省調度的。如果現在再起兵災,皇上那新政還怎麼繼續下去,國家何時才會強盛,臣請皇上三思啊。”說著磕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