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〇四章 軍事博物院(1 / 2)

目光停留在被拆解開來的pl-12導彈上,龍雲暫時有點一籌莫展。

導彈是拆了,模塊結構也看到了,但是沒法給他的作弊事業提供任何實質性的幫助,龍雲隻能招呼劉威和他一起把導彈重新裝好,然後接上檢測線做了一次預上電檢測,就把一切正常的pl-12導彈拖回了“宸龍”的機庫。

在戰隊辦公室裏沉思半晌,對導彈的事情,龍雲算是大概理出了一個頭緒。

首先,沒有原版導彈的全套資料,r-77在平行世界就不太可能很快出現:不要說僅僅進行意識穿越的他、隻能憑自己的記憶去幫助“三角旗”的科研人員,就算他能直接帶過去幾枚精簡版的導彈實物,恐怕也還是白搭。

當然,如果放棄帶回原樣圖紙和技術說明,而隻是提供一些彈上電子設備的研究資料和論文,對蘇聯相關領域的研究進展也會有相當促進作用;但是時間不等人,前線等的是十萬火急,哪有時間讓“三角旗”的科研人員從頭學起,慢慢的去搞研究呢?

當天中午,在餐廳吃完午飯,劉威和楊穎這一對年輕人出去散步遛彎,龍雲就自己在辦公室上網,查閱了一會兒網頁。

搜索過一陣子,沒有找到r-77導彈的內部資料,卻讓他發現了一線新的希望。

在běi精也待了一段時間,龍雲直到現在才知道,要去哪裏才能一睹像r-77導彈這些過時武器的真容。

——航空航天大學?不是。——電子研究所?也不是。

答案是軍事博物院。

大多數軍事愛好者都知道,遍布中國各大城市的這麼多家軍事博物院,除了極少數兼有宣傳、表演性質的以外,大都是軍方過時武器的養老院和陳列場。如果是在二十年之前,像r-77這樣的空戰利器,定然是封存在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的戰備倉庫裏,即使少量配發給一線部隊,不是碰上大型演習需要檢驗實力,也舍不得動用;可是世易時移,曾經鋒利的長劍卻已經淡出軍隊的裝備序列,現在隻有少數還在留在軍博院博物院平淡度日。

就中國空軍目前裝備的殲擊機來說,不論是殲-20、還是殲-17,都仍然保留發射pl-12、r-77導彈的能力,但是現在有了更先進的pl-15、r-80,過時的上一代超視距導彈自然也就失去了繼續服役的意義。

而且現在東方國家聯盟的安全形勢相當不錯,周邊既然沒有任何威脅,空軍又何須攜倚天劍四處遊走?

有戰力強悍的強襲機壓陣,導彈的刀槍入庫,那也是再尋常不過的事。

此情此景,如果是在二十年之前,誰又能想到r-77這樣的尖端武器,如今也會出現在博物院的空戰武器展區裏積灰落土?但是這卻給龍雲提供了極好的機會,就算不能弄出來拆解透徹,能弄明白裏麵的大致結構也是好的。

想到這裏,龍雲掏出手機翻了翻,他記得戰隊的投資人之一、也就是那位徐子謙徐公子,他的交際麵很廣、多半是能幫上自己這個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