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而言之,麵對中等高度上f-15e的雷達照射、乃至超視距導彈攻擊,紅空軍的小夥子們早有準備,也一點都不感到意外。
這些各自脫離了原有航線的米格機,在42中隊“攻擊鷹”的多功能顯示屏上留下極其紛亂的信息標示,一開始還很讓美國人為此而有些頭疼,這的確是對機載火控係統的一種考驗;然而這些f-15e很快就被r-27ep團滅,失去了載機照看的“slammer”們也一下子成了沒娘的孩子、徹底失去了威脅。
高空戰機正麵接近,打出反輻射導彈後脫離接觸,低空戰機則前出吸引對手持續使用雷達照射,為自導頭提供良好的輻射條件——演練嫻熟的打法,加上懵然不知的對手,237團的這一次超視距攻擊完成的相當成功。
對於r-27p/ep,載機在發射後就可以直接轉身跑路,這種比主動雷達製導導彈用起來還方便的空戰利器,一下子就贏得了飛行員的好感。
是啊,發射導彈後立即脫離,這種能力在空戰中有著莫大的優勢。
雖然對反輻射導彈來講,目標一旦實施機動規避就很難再保證命中,但還是那句話,根本不知道導彈來襲、又如何進行機動規避?
戰鬥機的機動飛行,畢竟不能像散步那樣隨心所欲,不僅受限於當前飛行狀態和能量水平,飛行員本身的耐力也很重要。別說現在美國人還不知道r-27p/ep的存在,退一步講,就算知道了又能如何?麵對隨時可能從空中現出猙獰樣貌的反輻射導彈,要麼幹脆全程關閉雷達——這等於就是要了美國人的命,要麼一直劇烈機動規避——那樣光飛行員的體質也完全無法承受。
絢爛的爆炸,墜落的敵機,顯示了反輻射導彈首次實戰的驚人威力;然而天空中的戰鬥並未因此而放緩腳步,擺脫了“slammer”威脅的390團戰機在繼續南下,按照地麵導引的指示去搜索攔截入侵的北約攻擊機。
失去了“攻擊鷹”的中空屏護,遲緩笨拙的攻擊機,在迷g-29m麵前隻是一個個會飛的靶子而已。
不過事實證明,遭遇了意料之外的打擊,美國人的戰場態勢監控水平還是相當了得:雖然42中隊戰機驟然遇襲,被反輻射導彈一波團滅、也就談不上報告戰況,指揮中心還是很快從預警機發來的戰場空情中發現了異常。
從大屏幕的全息顯示圖上觀察,部署在933x空域的若幹架f-15e雷達回波突然全都散亂消失,無線電聯絡也沒有任何回音,這很自然的讓人懷疑他們已經被擊墜——好幾架重型戰鬥機瞬間全滅,雖然這種猜測讓人感到不可思議,戰場調度員還是盡職的呼叫土耳其f-4e機隊,命令這些滯空的二線巡邏戰機立即就位、封堵戰鬥機攔截線的巨大缺口,嚴防俄國戰機從此處滲透偷襲。
按照指揮中心的命令,從原有空域一路爬升並向北方推進,天空中塗著彎月白星的f-4e“鬼怪”戰機很快接近了低空的米格機隊。
和之前的主動做餌相比,又一次的空中遭遇情形有所不同,在蘇聯地麵遠程警戒雷達剛剛發現這一批北約戰機,指揮部還在考慮如何接戰時,低空飛行的米格機也通過雷達發現了迎頭接近、rcs也挺可觀的土耳其戰機。眼見雷達顯示屏上的目標數量還在增加,率領兩小隊共計八架迷g-29m戰機的團長果斷下達命令,讓所有戰機做好接戰準備。
看現在的局麵,既然敵機飛行高度不足三千米,距離也一直在接近,那麼就應該當機立斷發動r-27p導彈齊射,用綿密的導彈雨去將這些戰機屏蔽在戰線一側。
按照地麵導引發來的空情提示,滯空的大批米格機現在正奔向茨欣瓦利上空,準備對一批疑似北約戰鬥轟炸機的目標實施攔截;麵對斜刺裏殺過來的這幾架北約戰機,上校團長的命令非常堅決,在之前的培訓和實彈訓練中他已經搞清了反輻射導彈的使用策略,現在就正好是發揮其作用的時候。
和需要載機照管的導彈不一樣,發射r-27p之後載機就可以自顧自去忙別的,這是一種多麼好的戰場屏蔽利器啊!(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