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如此,狄光嗣也不能直接就和當朝太子稱兄道弟,“太子殿下身份尊貴,在下·······”
狄光嗣的話沒有說完,就被李弘抬手阻止了,不過他卻絲毫沒有在意:“狄兄哪裏話,我是太子不假,但是在此之前我也隻是一個和你差不多大的少年人,也想有很多的朋友,做自己願意做、想做的事情,可是我始終為身份所累,不能如願;
狄兄難道不願意當李弘的朋友嗎?”
狄光嗣注意到李弘眼中似乎,閃過一絲落寞和孤獨,特別是他認為狄光嗣會拒絕時。
“在下絕無此意!”
結合剛才的情況,狄光嗣再一次覺得李弘是個不錯的人,與之相交也並無不可。
“這不就結了,你那一番話,總算是壓了一番吐蕃使者那不可一世的氣焰;
且你言語之中蘊涵的朝氣和衝勁,我深以為然!你那番話,簡直就是說到我心坎裏了,總之,你這個朋友我是交定了!”
當下,狄光嗣還能說什麼呢?隻有點頭答應唄!
成為朋友的狄光嗣和李弘二人,依舊在前方走著,時不時的說些什麼,倒也頗為融洽。
二人帶著侍衛和軍士出了玄福門,也就到了西內苑。
狄光嗣剛準備發號施令,讓隨行軍士去找自己心中所想之物,但是他突然意識到,太子李弘還在旁邊,“太子殿下,不若你來布置。”
李弘玩笑道:“我倒是想發號施令,可我壓根不知道你要找什麼東西,怎麼布置;
行了,你也不要客氣,我說過,我們是朋友;
我把我的東宮侍衛也交給你,讓你差遣,怎麼樣我夠朋友吧!”
這一次,二人的談話侍衛和軍士們都能聽到,所以也就不需要李弘再特別說明了。
狄光嗣謝過李弘,上前一步,朗聲道:“小子狄光嗣,有件事想拜托給幾位左威衛軍士和東宮侍衛大哥,還望諸位大哥相助!”
能夠成為衛府軍士和宮城侍衛的,年齡都不算大,剛才狄光嗣讓吐蕃使者欽陵吃癟的一幕,他們也都是目擊者;
吐蕃人自從趕走諾曷缽與弘化公主後,對大唐的態度也是日益驕橫起來,特別是這次的正使欽陵,仗著是祿東讚之子,更是傲慢無禮,最為關鍵的是,出於外交禮節上的需要,還不能拿他怎麼樣!!!
麵對這種情況,所有人心中都憋著一口氣,更不要說這些正值壯年的熱血男兒,他們當然是心中氣得直發癢。
可以說,狄光嗣做了他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幫他們出了一口氣,正因為如此,侍衛和軍士對狄光嗣的態度都是很友善的。
他們幾乎是不約而同地喊出了“請狄公子吩咐!”
狄光嗣也不再客氣,“既如此,小子就先謝過幾位大哥了;
大家都是來自鄉裏之間,想必也都知道‘螞蟻’,我讓你們找的就是螞蟻成群的螞蟻窩!”
由於唐初實行的是始於北魏的府兵製,寓兵於農,兵民一體;
鄉裏青壯,三時務農,一時練兵,如遇番上、戍邊和戰事任務,則由兵部下符調兵,經折衝都尉和州刺史查核屬實,方能發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