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風平浪不靜!”(1 / 2)

武惟良狗急跳牆,開溜之前,放了一記冷箭,直指狄光嗣,李弘欲救,箭矢卻正中武懷運。

罪不可思議的是,武懷運竟然早就知曉狄光嗣並非太子,且早就認出了李弘是誰。

幾點一綜合,就更加詭異無比了!

武懷運才說了幾句話,麵部就爬滿了汗珠,雙唇也開始漸漸發紫,狄光嗣反而有點不忍心。

“恕我冒昧,武縣尉以何認出太子身份?”

“太子殿下麵容與二妹頗為相似,故而有所懷疑。加之你與太子同齡,又關係匪淺。行此李代桃僵,偷天換日之舉,豈不在情理之中?咳——咳——咳——”

武懷運咳了幾聲,又轉向李弘,說:“武懷運罪不容赦,雖死不冤。請殿下與皇後殿下念及同宗血脈,勿要趕盡殺絕!”

武懷運突然停下,平複了氣息,又接著說。

“老大,哦,武惟良,他隻是被人唆使利用的工具,文水亂局實乃有心人故意為之,個中曲折,我知曉亦不多。無論若何,今番殿下一舉廓清文水,總是好的,需謹防有心人之報複。”

言罷,武懷運咽氣西歸,算是為他的所作所為,贖了罪愆。

武懷運走得很安詳,也很滿足,雙目緊閉,瞑目而逝。

李弘心中感慨萬千,狄光嗣也是心中戚戚,王勃則是百感交集。自晉陽出發,趕赴文水,前後不超過半個月,但以這個結局作為收場,是所有人都料想不及的!

但真的結束了嗎?

才怪!

狄仁傑指揮所部將梵安寺團團包圍,但還是晚了一步,武惟良、武承疇父子帶人從東偏門溜了,不知所蹤。

留下的幾百教兵隻有一個選擇,繳械投降,等待收編。待梵安寺北院局勢稍定後,狄仁傑帶著魏真宰,馬榮二人,向梵安塔下走去,主要是確認太子李弘的安全。

武懷運的遺體被抬到一旁安置,李弘則提醒狄光嗣,趕快把武士鑊的畫像及靈位送回佛堂,這事就當沒發生。

狄光嗣笑著點頭,王勃也強調說,他也什麼都沒看見,三人相視而笑。

雖說有武懷運這一預料之外的插曲,但幾人轉危為安,心情總是不錯的。

狄仁傑三人走上前來,狄仁傑率先上前,走到太子身前,撩袍欲拜行禮。

“臣並州大都督府長史狄仁傑見過殿下。”

李弘趕忙上前,用雙手托住,不讓狄仁傑躬身,口中則說。

“狄長史辛苦,是非之地,毋需多禮!”

一旁的魏真宰是個直性子,還是個有啥說啥的主,他覺得狄仁傑肯定是拜錯了。

“狄長史,汝怎可將君臣之禮視為兒戲?豈有稱己子為當朝儲君的!”

魏真宰厲聲質問,在他的心目中,一旁的狄光嗣才是“太子”“李弘”,而狄仁傑剛剛是給自己“兒子”“狄光嗣”行禮,還以太子為稱。

狄仁傑乍一聽,沒明白,細一想,就覺得是狄光嗣搗的鬼。他沒來由地繞到狄光嗣身後,踹了狄光嗣臀部一腳。

這一腳,來得異常突兀,讓所有人都猝不及防,包括狄光嗣。

被人“施暴”後,狄光嗣扭頭用幽怨的眼神盯著狄仁傑看,沒來及開口,卻被魏真宰搶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