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光嗣完勝檀道濟的消息,不僅洛陽城的太子李弘及時收到,洛陽之西的潼關守將王鎮惡也收到了。
潼關——
一大早,王鎮惡正在軍中巡視,忽有一身背數麵小旗的偵察兵,騎著戰馬疾馳至王鎮惡所在之處。
“將軍,將軍,急報,急報,檀道濟將軍所率水軍於昨日全軍覆沒,蒲阪城情形未知,但潼關與蒲阪之間的通信已經中斷!”
王鎮惡聽後,目眥欲裂,跌坐於地,徹底慌神。
“全軍——全軍覆沒?怎麼可能?檀道濟可是帶了一萬兵馬外加數百艘大小戰艦前往迎敵,前日其遣使通信,言及唐水軍隻有不足八千人,大小戰艦更不足一百艘,檀道濟怎麼就敗了呢?
消息確實嗎?”
王鎮惡心中抱著很大的僥幸,他希望自己聽說的是一個假消息,檀道濟被打敗是假的!全軍覆沒也是假的!甚至這個偵察兵本身就是敵人的奸細!
“將軍,如此重大軍情,屬下怎敢謊報?檀道濟將軍率領的艦隊確實已於昨晚在黃河水麵被一把大火燒光,此事千真萬確,確鑿無疑!”
王鎮惡心若死灰,幾近絕望,他心裏清楚,如此重大緊要軍情,斷斷無人敢謊報、瞞報之理!他自己耳中所聽的就是事實!
“敵方的統帥是誰?可是唐廷名將?到底是誰在一日之內竟能擊敗檀道濟?”
王鎮惡慌忙急問,偵察兵很快也給出了答案。
“將軍,說起來有點荒唐!敵方的統帥乃是一個弱冠少年,名不見經傳,好似來自河東晉陽,姓狄,唐廷太子賜爵冠軍縣男,職當長安聯絡使!”
“什麼?”王鎮惡大吼,“胡言亂語,好大狗膽,你竟敢誆騙本將,一個弱冠少年豈能當此重任?”
偵察兵頂住自己將軍的威脅,再三保證,其所言非虛,王鎮惡隻能選擇相信。
事情既然已經發生,決定對應之策便是當務之急,王鎮惡趕緊召集左右僚屬商議對策。
“檀將軍身歿,蒲阪津危矣,我軍將欲何往?”
王鎮惡麾下諸將震驚之餘,紛紛請戰,有人請東出潼關,出擊唐兵偏師薛仁貴所部,洗刷戰敗恥辱,找回宋王麾下的榮譽;有人請急速救援蒲阪城,以免其落入唐兵之手,同時也是執行宋王軍令——隔斷大唐援軍西進關中長安之路;甚至還有人請兵救援檀道濟或找回檀道濟的遺體,雖然人不多,但總歸有人這麼想。
諸將議論紛紛,嘈雜紛亂,莫衷一是,有的兩兩之間爭得麵紅耳赤,都欲說服對方從了自己的想法,但是,最終的決斷還得聽主將王鎮惡的。
王鎮惡綜合考慮之下,宋王劉裕曾讓他和檀道濟一關一津,一陸一水,合力阻隔大唐援軍西進之路,如今檀道濟雖敗,但蒲阪津可能未失,隻要救援及時,未必不能保住。
因此,王鎮惡更加傾向於——救援蒲阪城,計議已定,正準備下令執行,恰在此時,王鎮惡身旁的一個瘦臉文士幹咳了幾聲,阻止了他。
“肅靜!諸將暫且退下,容本帥細細思量,再作決斷!”
王鎮惡打發走諸將,單獨留下瘦臉文士。
“先生,可有話說?”
“在下鬥膽相詢,王將軍意欲何為?”
“本帥欲援救蒲阪!”
“哦!請恕在下直言,王將軍若如此作為,敗亡之期不遠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