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這麼說,葉塵的回答包括了佛家以及文道,前麵的回答是佛家,後麵的總結是文道。
雖然後麵的文道總結有些過於簡單,但眾生在文道中本來就沒有一個絕對的解釋,就算是大儒也不能給出一個準確的答案,或許半聖都不能給出一個答案來,因為眾生二字隻能體悟不能言語。
可是文道曆來修士都願意接觸眾生有關係的東西,原因無他,這是文道大成的必經之路,早晚都要接觸,隻要修為和感悟到達了一定程度,接觸眾生並沒有任何的副作用,反而可以在接觸中對文道的感悟更上一層樓,但並沒有多少人可以真正的了解。
葉塵這樣簡短的回答沒有任何錯誤,要說出一個不完美的點,隻能說他的回答太過簡陋,甚至是直白,沒有任何的深意,但這確確實實是屬於文道的回答。
其實文道與佛道兩家有很多的互通之處,所謂佛本是道,兩家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本源都是一樣的,隻不過是兩個流派而已。
所以要挑出葉塵的毛病不是件容易的事,最主要的是葉塵把佛道的回答說的太深奧了,導致很多人在心中都莫名其妙的認同了下來,反而文道的回答不是那麼重要了,隻感覺葉塵懂的真他娘的多。
柳青在心中不斷的否認,不敢相信葉塵竟然連佛家的東西都知道,怎麼可能呢?那頁佛家書籍不可能隨處可見啊?
議論聲中,蘇常回過神,神色頗為激動,問道:“葉小友可是對佛道有所涉獵?”
人們停止了議論,都瞪著眼睛看著回到座位的葉塵。
葉塵微微點頭:“有所涉獵,但不是太深。”這是真話,在前世,葉塵對佛家與道家其實都比較感興趣,佛本是道,他是知道的,所以讀了不少兩家的書籍,尤其是前世的網絡科技,想查什麼查不到啊?所以對於眾生這個問題真的很簡單。
蘇常感歎道:“想不到,真是想不到,你如此年紀竟然可以了解佛道,真是不可思議,方才聽你的回答,對佛道的感悟明顯比老朽還要深,小友,挑戰結束,老朽可否像你請教佛道的事情?”
觀看席以及青鬆書院的人:???
蘇常作為天墉城文道會的會長,他竟然在葉塵麵前自稱老朽?
觀看席有人喊道:“蘇會長,葉塵的回答到底對不對啊?”
“是啊,這明明是一道文道眾生題,他回答佛家的是不是不妥啊。”
“你懂個屁,柳青前輩也沒說這是文道還是佛家的問題,隻是我們先入為主,把這個問題當成了文道而已,再說了,葉塵最後的總結明顯就是文道的,怎麼能說不妥?”
“雖然是文道總結,但他的回答並不是很好。”
“嗬嗬,文道關於眾生的問題本來就模棱兩可,你怎麼回答都對,都行。葉塵的總結雖然直白,並沒有什麼深意在其中,可這就是眾生二字的真正意思,你能說他回答的不對?我們學的眾生就是一切具有生命體的萬物,都可以說是眾生,你難道要反駁曆代先賢的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