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為國為民(1 / 2)

葉塵神色始終淡然,在歐陽修莫名的笑意中,淡淡道:“陰謀論也好,全對,全錯論也罷,故事的本身都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

“責任。”葉塵環視一圈,繼續道:“將軍為國家開疆拓土,為皇帝,為黎民安定四方太平,此乃將軍的責任。皇帝年老久位不退,是因為防止將軍功高蓋主,威脅太子,此乃責任。術士被皇帝利用,此乃責任,太子登基維持大局此乃責任。

將軍數十年沒有動作,說明他並不想謀朝篡位,他的下屬或許有這個想法,但依舊按兵不動。猜測有兩點,一是下屬在等待將軍,試圖讓將軍主持大局,二是因為沒有造反的心裏,但無論是哪一種,下屬沒有率先起事,說明他們有責任或者有顧忌。

皇帝一直不殺將軍也並非是顧忌將軍的實力,可能也是在等待時機,把這個機會留給太子,而機會來臨,便在於術士,術士可以說是皇帝一手安排的,也可以說是太子一手安排的,但無論哪一種,皇帝和太子的心思是一樣的,解決後患。

將軍遲遲沒有卸甲歸田,很有可能是被下屬逼迫的,也很有可能是因為等待皇帝死後在發動政變,但無論哪一種可能,將軍在位,威震八方,是本職,否則,他稍有動向,皇帝便會毫不猶豫的動手。

太子最後殺掉叛黨,主持大局是順其自然,從效果來看,太子很有能力,或者也可以說,將軍的下屬壓根就沒想要造反,隻是單純的發泄掉心中的不滿。”

葉塵把每一個人物的雙麵性都給交代清楚了,聽得眾人是皺眉不已,他的這番話等於沒說。因為包括了陰謀論,全對論等所有論點。

這像是一個總結。

還沒等人反駁,葉塵便快速道:“無論是哪一個論點,我們都可以這樣理解,將軍在位期間沒有造反,這是事實,說明他有責任。皇帝用術士殺掉了將軍,隨即太子繼位,這也是事實,將軍死的雖冤,但在這件事上,怪罪的不是皇帝,而是術士。

太子殺掉術士,借助黎民之口登基,這並沒有任何的過錯,因為萬民之口最為致命,為了國家的安定,太子隻能登記,如此反複循環,他們四人都有著本質的責任感,無論是誰,都在做好自己的分內事情。”

葉塵吐出了一口氣,他說的夠快,但此時也隻剩下幾個呼吸的時間。

“萬千黎民也在扮演自己的責任,他們沒有造反,而是用言論幫助太子成功的安定國家,這沒有錯。縱觀全局,誰都沒有錯,誰也不都對,因為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計劃和陰謀,包括萬民,正是因為這樣,正是因為無對也無錯,才能使一個強大的王朝繼續下去,而不是因為一場政變導致國家分崩離析,萬民流離失所,所以這個故事沒有對錯,有的是責任,各自扮演的責任。”葉塵言罷,全場久久無言。

換位思考一下,站在故事中幾人的角度來看,真的是每個人都在扮演好各自的角色,你能說他們的陰謀就一定是錯誤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