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剛搬進來,院子裏事多,我就不留你們了。珠兒別把真聖院的事兒都交給媳婦,她跟前還養著蘭兒。蘭兒那麼小的孩子也跟著搬家,說不得還得養上好幾天才能適應。元春也回去吧,你自己的院子,自己才知道要怎麼安排。光是大丫環打理,能弄得有多好?”王夫人端起茶喝了一口,“一會兒我讓周瑞家的帶人給你們送東西過去,房裏的擺設都得跟上,可不能丟了咱真聖公府的臉麵!”
兄妹兩對視一眼,笑著一同回道:“知道了,母親,您也別太累著了。”
賈政為兄妹兩對王夫人的稱呼揚了揚眉,隨後又斂目喝起茶來。他們想怎麼叫就怎麼叫吧,本來文官家庭中也是多成為父親和母親,隻有功勳家才稱呼老爺太太。如今從榮國府分了出來,從他這個老太爺算起,他們真聖公府也算得上是名副其實的書香之家。
眼神溫柔的看著兄妹兩離開,王夫人才轉頭看向坐在一旁喝茶的賈政:“老爺,行李什麼的下人收拾就好,我有事兒和你商量。”
“你說。”賈政言簡意賅。
“是有關元春的事兒。”王夫人斟酌著組織語言,“之前老太太是想安排讓她參加宮裏的女官小選,但現在珠兒得了公爵爵位,這小選她自也不適合再去參加。”
見賈政認真聽著沒有說話,稍微鬆了口氣的王夫人才繼續說:“元春今年也虛歲十一,該議親了。既然要議親,元春也是大姑娘了,元春的名字也該提上日程,老爺你想好元春叫什麼沒?”
“啊?”賈政愣住,一下沒反應過來。
“元春大年初一出生,和老國公爺一個生辰,老太太高興就給她起了這麼個乳名。”王夫人眼簾微闔,裝作沒看到賈政的呆愣直接往下說,“但咱們賈家的規矩可不是這樣,嫡女的名字都是跟著嫡子走的,就像當初的敏妹妹。”
雖然不喜賈敏這個才女,但為了自己女兒求福利的時候,王夫人也不介意提起她。想起當初趙姨娘在寶玉周歲生辰時的鬧騰,她眼簾垂得更厲害。那趙姨娘不是覺得自己生了女兒了不起嗎,她就要讓她清楚的認識嫡庶有別!
就算都是賈政的女兒又如何,乳名得跟著她的元春起不說,也不會有和嫡子同樣偏旁的大名。
賈政聽著王夫人的話,神色越來越嚴肅。這嫡庶長幼之分他很清楚,元春既然如今不能靠做女官進宮謀前程,這婚嫁之事自是重中之重。嫡女要是能聯姻一個好夫家,對家族的幫助也不小。
以往元春作為他的嫡女想要嫁得好不容易,現如今,有賈珠這個做公爵的兄長……
賈政狠狠皺眉。
兒子再厲害也不是自己厲害,前段時間在工部衙門裏也是這樣,本來都沒什麼人來找他這個員外郎的,現在倒是他辦公的地方人來人往。賈政清楚這些人都不是衝著他,而是衝著他兒子來的。
隻是,聽老太太分析,他這兒子的爵位不過也是象征意義更大罷了,值得這些人這般重視麼?
賈政沒有政治覺悟,敏覺性更是完全沒有。以往他都是依賴老太太給他指點迷津,他也不想想,老太太不過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老封君罷了,又能給他多少合適的建議?還不是聽別人說得火熱,就跟著動心了。
在這個新舊皇帝即將交替的時刻,亞爾林卻得封公爵!
就算真聖公聽上去沒有八公的國公威風,在朝堂上也看不出有什麼實權,但那賈珠卻是得到了現任帝王和未來帝王的親眼。賈政自己不關心所以不太清楚,那賈珠最近可是時常伴駕養心殿,每次出宮都帶著來自龍熙帝和太子的大筆賞賜。
這般敏感的態勢中,賈珠這個不過舉人功名的卻能得兩位大慶朝最最貴的人的青眼,還能是小事麼?賈政不明白內裏,還是那般清高的作態,倒是讓眾人難得覺得他有泰山壓頂也巍然不動的架勢。
看他這般,本來想讓他回家養老的龍熙帝,下了道聖旨將他從工部調離,放到太常寺,指為正四品太常寺少卿。賈政之前的工部員外郎是從五品官職,現在一躍兩級,讓賈政大喜。
太常寺隸屬禮部,掌禮樂、郊廟、社稷、陵寢之事,算得上是與皇家聯係頗多的衙門。隻這衙門表麵上很重要,實際卻與朝堂牽扯不大,倒算得上是一個養老的好地方。
好多不想與朝堂牽涉過深的老臣想要來這裏沒機會,這賈政倒是厲害。
有個好兒子,真是好啊。
眾臣暗自撇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