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修覺寺
野寺江天豁,山扉花竹幽。詩應有神助,吾得及春遊。徑石相一作深縈帶,川雲自一作晚去留。禪枝宿眾鳥,漂轉暮歸愁。
後遊
寺憶新一作曾,一作重遊處,橋憐再渡時。江山如有待,花柳更無私。
野潤煙光薄,沙暄日色遲。客愁全為減,舍此複何之。
題新津北橋樓得郊字
望極春城上,開筵近鳥巢。白花簷外朵,青柳檻前梢。池水觀為政,廚煙覺遠庖。西川供客一作遠眼一作醉客,唯有一作偏愛此江郊。
江漲
江發蠻夷漲,山添雨雪流。大聲吹地轉,高浪蹴天浮。魚鱉為人得,蛟龍不自謀。輕帆好去便,吾道付一作在滄洲。
晚晴
村晚驚風度,庭幽過雨沾。夕陽薰細草,江色映疏簾。書亂誰能帙,懷幹可自添。時聞有餘論,未怪老夫潛。王符有《潛夫論》。
朝雨
涼氣晚一作曉蕭蕭,江雲亂眼飄。風鴛藏近渚,雨燕集深條。黃綺終辭一作投漢,巢由不見堯。草堂樽酒在,幸得過清朝一作宵。
江上值一作置水如海勢,聊短述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老去詩篇渾漫興一作與,春來花鳥莫深愁。新添水檻供垂釣,故著浮槎替入舟。焉得思如陶謝手,令渠述作與同遊。
送裴五赴東川
故人亦流落,高義動乾坤。何日通燕塞,相看老蜀門。東行應暫別,北望苦銷魂。凜凜悲秋意,非君誰與論。
赴青城縣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
老恥妻孥笑一作老被樊籠役,貧嗟出入勞。客情投異縣,詩態憶吾一作君曹。東郭滄江一作浪合,西山白雪高。文章差底病,回首興滔滔。
因崔五侍禦寄高彭州適
百年已過半,秋至轉饑寒。為問彭州牧,何時救爭難。
野望因過常少仙
野橋齊度馬,秋望轉悠哉。竹覆青城合,江從灌口來。入村樵徑引,賞果栗皺一作園開。落盡高天日,幽人未遣回。
寄杜位原注:位京中宅近西曲江,詩尾有述。
近聞寬法離一作別新州,時位因李林甫諸婿貶官。想見懷歸尚百憂。逐客雖皆萬裏去,悲君已是十年流。幹戈況複塵一作行隨眼,鬢發還應雪一作白滿頭。玉壘題書心緒亂,何時更得曲江遊。
奉簡高三十五使君
當代論才子,如公複幾人。驊騮開道路,鷹隼出風塵。行色秋將晚,交情老更親。天涯喜相見,披豁對一作道吾真。
送韓十四江東覲省
兵戈不見老萊衣,歎息人間萬事非。我已無家尋弟妹,君今何處訪庭闈。
黃牛峽靜灘聲轉一作急,白馬江寒樹影稀。此別應一作還須各努力,故鄉猶恐未同一作堪歸。
酬高使君相贈
古寺僧牢落,空房客一作得寓居。故人供祿米,鄰舍與園蔬。雙樹容聽法,三車肯載書。窺基師以三車自隨,前乘經論箱秩,中乘自禦,後乘妓女食饌。詩言我如三車自隨,但當用以載書耳。草玄吾豈敢,賦或似一作比相如。
草堂即事
荒村建子月,上元二年建子月壬午朔,上受朝賀如正旦儀,以其月為歲首。獨樹老夫家。霧一作雪裏江船渡,風前徑竹斜。寒魚依密藻,宿鷺起圓沙。蜀酒禁愁得,無錢何處賒。
魏十四侍禦就弊廬相別
有客騎驄馬,江邊問草堂。遠尋留藥價,惜別到一作倒文場。入幕旌旗動,歸軒錦繡香。時應念衰疾,書疏一作跡及滄浪。
徐九少尹見過
晚景孤村僻,行軍唐以少尹為行軍長史數騎來。交新徒有喜,禮厚愧無才。賞靜憐雲竹,忘歸步月台。何當看花蕊,欲發照江梅。
範二員外邈、吳十侍禦鬱特枉駕闕展待,聊寄此一本下有作字
暫往比鄰去一作至,空聞二妙歸。幽棲誠簡略,衰白已光輝。野外貧家遠。村中好客稀。論文或不愧,肯重款柴扉。
王十七侍禦掄許攜酒至草堂,奉寄此詩,便請邀高三十五使君同到
老夫臥穩朝慵起,白屋寒多暖始開。江鸛一作鶴巧當幽徑浴,鄰雞還過短牆來。繡衣屢許攜家醞,皂蓋能忘折野梅。戲假霜威促山簡,須成一醉一作醉裏習池回。
王竟攜酒,高亦同過,共用寒字
臥病荒郊遠,通行小徑難。故人能領客,攜酒重相看。自愧無鮭一作蝦菜,空煩卸馬鞍。移樽勸山簡,頭白恐風寒。原注:高每雲:汝年幾且不必小於我。故此句戲之。
陪李七司馬皂江上觀造竹橋,即日成,往來之人免冬寒入水,聊題短作,簡李公二首第二首,草堂本題雲:觀作橋成月夜舟中有述還呈李司馬。
伐竹一作代木為橋結構同,褰裳不涉往來通。天寒白鶴歸華表,日落青龍見水中。顧我老非題柱客,知君才是濟川功。合歡一作觀卻笑千年事,驅石何時到海東。
把燭成橋一作橋成夜,回舟坐客一作客坐時。天高雲去盡,江迥月來遲。
衰謝多扶病,招邀屢有期。異方乘此興,樂罷不無悲。
李司馬橋了一作成承一本無承字高使君自成都回
向來江上手紛紛,三日成功事出群。已傳童子騎青竹一作馬,總擬橋東待使君。
少年行二首
莫笑田家老瓦盆,自從盛酒長一作養兒孫。傾銀注瓦一作玉驚人眼,共醉終同臥竹根。
巢燕養一作引雛一作兒渾去盡,江花結子已一作也無多。黃衫年少來宜一作宜來數,不見堂前東逝波。
野人送朱櫻
西蜀櫻桃也自紅,野人相贈滿筠籠。數回細寫愁仍破,萬顆勻圓訝許同。
憶昨賜沾門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宮。金盤玉箸無消息,此日嚐新任轉蓬。
即事
百寶裝腰帶,真珠絡臂鞲。笑時花近眼,舞罷錦纏頭。
贈花卿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此曲隻應天上有一作去,人間能得幾回聞。
少年行
馬上一作騎馬誰家薄媚一作白麵郎,臨階一作軒下馬坐一作踏人床。不通姓字粗豪一作疏甚,指點銀瓶索酒嚐一作酒未嚐。
觀李固請司馬弟山水圖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