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從她13歲被賣到青樓之後,她的一生就完全靠自己了。在那個女性基本找不到工作的時代,她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自己做決策的能力。選擇決定成敗,成敗決定命運。從她的每一次轉折之中就能看出,她確實和一般人做選擇的思路不太一樣。
買董竹君的妓院名叫長三堂子。在一個飄雪的冬日,妓院派人來接她。她的家人連一根紅頭繩都拿不出來,妓院的人給她塗脂抹粉,收拾得漂漂亮亮的,還讓她戴上了鐲子和耳環,然後用轎子把她抬走了。她的父母隻能邊哭邊看著別人把女兒抬走。
孤身一人到了青樓之後,董竹君就一直不開心,愁容滿麵。人家給她拍照時她也不笑,於是客人們給她起了個綽號,叫“不笑的姑娘”。
好在董竹君有才華,曲子學得好,而且長得漂亮,放在民國時也是大明星的胚子,所以來找她的客人很多。時間長了,她逐漸適應了這種生活。這家妓院曆史很悠久,號稱書寓,來這裏的客人通常有些文化,所以妓院裏的姑娘又叫女校書,也稱藝妓。董竹君在唱曲的時候,經常有客人和她吟詩作對,這讓她萌發了一種明星的感覺。
可是有一天,給她梳妝打扮的孟阿姨不小心跟她說了實話。這個孟阿姨告訴董竹君,現在妓院不讓未成年姑娘接客,是要等姑娘賣唱紅了,接客時才能開出高價。別看她現在被人叫“小先生”或“清倌人”,再過幾年正式接客了,就要叫“大先生”了。
董竹君十分震驚,因為家人把自己送來的時候說的是,還完債就可以回家了。她就纏著孟阿姨,問自己該怎麼辦。孟阿姨發了善心,告訴董竹君不要隻顧著唱曲,平時要多留意一下。要是遇到了好客人,就爭取讓他贖身,給他做個姨太太。趁著現在賣藝不賣身,客人不會嫌棄,所以要抓緊時間。
董竹君長得很好看,從小就眉目清秀,人稱“小西施”。很多客人都表示想娶她,她從中選來選去,覺得夏之時是個合適人選。夏之時當時是四川的副督軍,相當於四川的二把手。而且,他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軍閥,是像蔡鍔一樣做實事的人。他還是同盟會的創始人,是一個進步青年。
董竹君相中了夏之時,決定把自己重獲自由的希望放在他的身上。說來湊巧,夏之時的妻子病重去世了。董竹君一邊安慰他,一邊暗通款曲,兩人的感情越來越深,夏之時也動了娶她為妻的心思,想帶她一起去日本。
按理說,董竹君盼望已久的時刻終於來臨了,應該感恩戴德才對。但是董竹君也許是熟悉杜十娘的故事,居然和夏之時談起了條件。
首先,她堅決不要夏之時贖身,而是自己想辦法。
其次,她不要夏之時的錢,用此來交換三樣東西:
一、不做小老婆;
二、到了日本後,要送她去上學;
也就是說,從她13歲被賣到青樓之後,她的一生就完全靠自己了。在那個女性基本找不到工作的時代,她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自己做決策的能力。選擇決定成敗,成敗決定命運。從她的每一次轉折之中就能看出,她確實和一般人做選擇的思路不太一樣。
買董竹君的妓院名叫長三堂子。在一個飄雪的冬日,妓院派人來接她。她的家人連一根紅頭繩都拿不出來,妓院的人給她塗脂抹粉,收拾得漂漂亮亮的,還讓她戴上了鐲子和耳環,然後用轎子把她抬走了。她的父母隻能邊哭邊看著別人把女兒抬走。
孤身一人到了青樓之後,董竹君就一直不開心,愁容滿麵。人家給她拍照時她也不笑,於是客人們給她起了個綽號,叫“不笑的姑娘”。
好在董竹君有才華,曲子學得好,而且長得漂亮,放在民國時也是大明星的胚子,所以來找她的客人很多。時間長了,她逐漸適應了這種生活。這家妓院曆史很悠久,號稱書寓,來這裏的客人通常有些文化,所以妓院裏的姑娘又叫女校書,也稱藝妓。董竹君在唱曲的時候,經常有客人和她吟詩作對,這讓她萌發了一種明星的感覺。
可是有一天,給她梳妝打扮的孟阿姨不小心跟她說了實話。這個孟阿姨告訴董竹君,現在妓院不讓未成年姑娘接客,是要等姑娘賣唱紅了,接客時才能開出高價。別看她現在被人叫“小先生”或“清倌人”,再過幾年正式接客了,就要叫“大先生”了。
董竹君十分震驚,因為家人把自己送來的時候說的是,還完債就可以回家了。她就纏著孟阿姨,問自己該怎麼辦。孟阿姨發了善心,告訴董竹君不要隻顧著唱曲,平時要多留意一下。要是遇到了好客人,就爭取讓他贖身,給他做個姨太太。趁著現在賣藝不賣身,客人不會嫌棄,所以要抓緊時間。
董竹君長得很好看,從小就眉目清秀,人稱“小西施”。很多客人都表示想娶她,她從中選來選去,覺得夏之時是個合適人選。夏之時當時是四川的副督軍,相當於四川的二把手。而且,他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軍閥,是像蔡鍔一樣做實事的人。他還是同盟會的創始人,是一個進步青年。
董竹君相中了夏之時,決定把自己重獲自由的希望放在他的身上。說來湊巧,夏之時的妻子病重去世了。董竹君一邊安慰他,一邊暗通款曲,兩人的感情越來越深,夏之時也動了娶她為妻的心思,想帶她一起去日本。
按理說,董竹君盼望已久的時刻終於來臨了,應該感恩戴德才對。但是董竹君也許是熟悉杜十娘的故事,居然和夏之時談起了條件。
首先,她堅決不要夏之時贖身,而是自己想辦法。
其次,她不要夏之時的錢,用此來交換三樣東西:
一、不做小老婆;
二、到了日本後,要送她去上學;
三、將來從日本回來、重組家庭的時候,夏之時管國家大事,她負責打理家務。
說到這裏,就有必要提到《決策的智慧》這本書了。書中提到了兩個概念:機會成本和沉沒成本。所謂機會成本,是指為了得到某樣東西而要放棄另一些東西的最大價值。這裏的關鍵點在於,選擇帶來的是犧牲,而不是付出。比如有一天的假期,你可以選擇去參加聚會,也可以選擇在家讀書。如果選擇前者,就犧牲了學習的時間。如果選擇了後者,就犧牲了結識新朋友的機會。這就是機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