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1 / 3)

“落—雲—峰……”洛雲目瞪口呆的看著沐兒,很懷疑平常木訥寡言的他怎麼能突然如此清晰的講出這麼長一篇故事。不過這山名應該不是隨口編的。“沐哥你……怎麼記得這麼清楚……”

沐兒看到洛雲驚訝的樣子,自己反而平靜了下來,恢複成原來的樣子,又喝了口水:“全村的人都知道這個故事啊,夫人寫的一本書裏也記了這個故事。夫人在的時候都用她寫的那些書給我認字啊,這個故事很有意思,所以我也特意找爹娘問過。”

洛雲聽了不禁臉一紅,感情這事就他一個不知道啊。這不是有點穿幫了嗎,會不會被懷疑啊?不會要用到那個‘失憶’的法寶吧……“這個,我怎麼都不記得了……”

沐兒平淡的轉身去收拾炭爐,對於洛雲的表現一點也不覺得奇怪:“雲哥你從六歲的時候夫人就把你送到縣學去了,但你每次都會大病一場回來,然後就要好長一段時間恢複過來。直到最近兩年,夫人才放棄送你出山開始自己教你讀書。山裏的事夫人應該都還沒來得及告訴你吧,你要是感興趣,回去找我娘問一問。”

洛雲偷偷的舒了口氣,總算不用裝失憶了。心放了下來,洛雲又覺得有些奇怪,他爹娘房間裏的書他基本上都看過了。都是些常見的書籍啊,沒看到有哪一本寫過這種山野故事的。或許還有自己沒找到的書吧,想到這。洛雲決定回去再到爹娘房間裏好好翻翻,看還能有什麼新的發現。

看著沐兒將炭爐、水壺、矮凳都放回山洞,連亭子的草棚簾子都收了下來,然後又將那塊石板搬了回來擋住洞口。收拾好一切,洛雲和沐兒就開始向山下走。

上山容易,下山難。

這話放在每座山都通用。很多人不能理解,下山明明比較快,怎麼會說下山難呢?這個原因,洛雲也解釋不清楚,但前世洛雲爬山的時候也覺得。爬上隻是腿比較累,而下山雖然相比上山省力,但卻存在失足的危險,每一步都要謹慎小心,一步不穩就可能直接滾下山去。

沐兒說回來其實以前也很少陪洛雲爬山,更何況原來小的時候爬山也都有大人陪著,小孩子也比較貪玩從來沒有注意過。可這一次沐兒受了爹娘的叮囑照顧洛雲,自然隨時關注著洛雲的情況。所以也就分外覺得不可思議,洛雲不論上山還是下山,腳步都比在平路上平穩多了。一步下去不像平路上那麼輕飄飄的不著力,反而像紮根的大樹一樣堅實。

洛雲在前麵蹦蹦跳跳走的飛快,沐兒在後麵看的心驚膽顫,手腳並用的在後麵跟。兩個人匆匆忙忙的總算趕在了天黑前回到了家,領受了倚門盼歸的梅姨一陽指加一頓訓斥責怪,洛雲嘿嘿笑著擁著梅姨回屋裏吃飯。晚飯時問了下武叔關於那片水田的打算,得到武叔的回答今年果然是不準備再去弄這塊地了,等今年農閑的時候看能不能收拾一下。洛雲竊喜,農忙不農忙的跟他沒有關係,又旁敲側擊的問了問家裏的小牛武叔用不用,回答的也是暫時還用不上。

武叔已經開始叮囑沐兒明天開始準備跟他一起下地幹活。洛雲想了想前一陣子讓沐兒做的那些木頭東西,覺得差不多也能組合些工具了。也就沒說什麼。吃了飯就舉著個油燈跑到爹娘的房間裏,從架子上的書開始一本本從新翻了一遍。

這些擺在架子上的書,洛雲前一段時間悶在家裏無聊時都翻過無數遍了。從新翻了一遍,確定沒有遺漏。洛雲開始翻找以前從沒動過的那些衣櫥、箱櫃。梅姨說這裏放著爹娘生前的衣物,洛雲出於敬重一直沒有去動過。沒想到還真的被他在放在床頭的大箱子裏找到了一本放在絲稠布套裏的書卷。

洛雲打開書套,裏麵竟然不止一本,而是四個小卷軸。洛雲取出最上麵的一本,這本看起來有些年了,紙張都比較破舊了,不過看的出來保存的很好。展開卷軸後映入眼簾的就是三個楷書:《雲山誌》

緩緩展開書頁,扉頁上寫著:朱門殘落,零落山林;幸遇天命,得享餘生;養雲天之子,卿濁墨以誌。落款是秀寧兩個娟秀的楷書。

繼續展開,就是正文了。開篇寫的第一件事就是沐兒所講的那個故事,不過要比沐兒講的詳細的多。不但記錄了雲霧突降的具體日期時辰,還有那位道士的法號,修行的道觀。還寫了詢問丈夫進山所見所聞的對話,以及自身的猜測。最後道士的一無所獲失望而歸,雲山的定名。但到這裏故事還沒有結束!

下一頁,記載了那位道士離開後,自己陪丈夫進山時的……收獲。

因為,沒有句讀斷文,所以看起來很吃力。洛雲撅著眉頭看玩一個卷軸,終於歎了口氣將其合上。看得出來這是母親在那天後開始寫的‘日記’。洛雲一開始的迷惑也終於解開了,梅姨那句‘小姐把他當親生兒子一樣’的答案。他終於知道自己是怎麼來的了,雖然有些離奇,但連黃泉路,牛頭馬麵都見過了。再為這些小事情憂心煩惱就不值當了,反正就算是身世離奇也是那個死去的他,現在的他活生生的存在這裏,這比什麼都更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