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塊石頭平穩的落地,吊塔設計也就宣告成功。洛雲的梯田改造計劃也就算是正式啟動。武叔當即和張老爹商量了雇傭他們父子幫工的價錢問題,張老爹雖然推脫,但洛雲也在旁邊插話,總不能白支使張家勞力。又提到張鬆該是娶親的年紀,張老爹為了兒子也就半推半就的提了個人情價。
雙方談攏,洛雲向武叔和張老爹把梯田的樣子、構造還有想要達到的功效都一一說明了。想象了一下完成後,一塊保水保土的平整天地,在場除了沐兒外的另外四個大男人都驚訝的張著嘴忘了合上,張老爹更是涎水都流出來了。忍不住又誇讚了洛雲一番什麼天生聰慧之類的老話,洛雲也不得不紅著臉謙虛了一番。
不是洛雲做作,實在是這梯田說出來好聽,但除了能夠減少水土流失外實在沒有什麼好處。像現代南方一些地方還存在梯田,我們也經常能夠在網上看到一些美麗的梯田照片。沒錯,就是美麗。現代南方的梯田更多的是作為觀賞性景觀了,除了美麗它對提高產量並沒有什麼太大幫助。中國古代雲南廣東一代唐朝以前大概漢代的時候就出現梯田了,不過這個時代那些地方都是少數民族的地盤。中原地區稱之為蠻夷之地,怎麼可能會去學習他們的東西。所以沒有傳到中原來也很正常。
再有中原沒有推廣梯田的一個原因就是,這個時代沒有袁教授,也就沒有三季稻。水稻的產量太低,家裏的地全種水稻也養不活自己。除了江南那些本身就適合種植水稻的地方,誰會像洛雲一樣為了自己能吃上米飯,千辛萬苦的把適合種水稻的梯田都整出來了。
梯田改造工作開工,洛雲這個工程發起人和創意人被勤勞的工作者們毫不客氣的攆走了。最後還是在洛雲的強烈要求下,終於混了個趕牛的活。說白了就是看著牛拉著轉盤繞圈散步,走上兩圈就拉住牛停一停。不得不說這些牛不愧是自家養的,非常給洛雲麵子。開始的時候要停下要起步還要洛雲拉拉韁繩,後來洛雲發現這牛相當的通情達理聽人話,拉韁繩的手都沒用力,嘴裏說了一聲它就停下了。所以到最後洛雲就在張鬆給他搬來一個木樁子上坐著,無聊的看著眾人忙活。看著張家兄弟把石頭綁好了,他就說一句“轉、走、拉”隨便一個字,然後看石頭吊到差不多高了就說一句“停”。
無聊的洛雲感歎自己從基礎手工具都沒有的工作中瞬間跳躍到了辦公完全語音自動化,這進步的忒迅速了點,讓他實在不太適應。
因為地形和石材都很方便,又有了省力的工具,所以第一天到日頭偏西的時候,這堤石就玩成了大半。洛雲招呼幹的熱火朝天的一群人收工回家,吊塔就直接放在這了,不然每天一拆一裝的實在太麻煩。也不擔心會被人偷了,村裏都是幾代生活下來的自己人,李家村內還真的能做到夜不閉戶路不拾遺。
到了岔路和張老爹一家道了別,洛雲三人趕著最後夕陽進了家門。剛進院門就看見梅姨從堂屋走了出來,嘴裏不住埋怨著武叔“兩個孩子貪玩,你也不知道時辰了嗎?一出去就是一整天,家裏那麼多事就我一個人,你們老少爺們倒是在外麵玩的痛快,就沒一個長了心肝知道心疼我的。還有家裏的牛不知道讓誰借……借……”
梅姨正說著,就見家裏的大青牛從洛雲屁股後麵閃了出來,在洛雲隨手一指牛棚,輕輕一句‘進去’中,老老實實的踏著牛步進了牛棚。一旁的沐兒看的直咧嘴,這牛他喂了幾年了吧,洛雲才喂過幾次,而且今天還是頭一次趕著牛幹活,跟了洛雲一天就這麼聽話老實了。感情它是吃軟不吃硬啊,他以前的鞭子白打了。
梅姨看著牛愣了半天,中午的時候她到前院想給牛添點草料的時候就發現大牛不見了。她倒是沒懷疑被偷了,這李家村住了十幾年,隻有老、病死的牛還真沒有丟過牛。以為是誰家有急事,以為家裏沒人就先借去了,這也不是沒有過的事,剛才說出來隻不過是借著氣頭上衝武叔三個抱怨而已。“你們三個牽著牛出去一天幹什麼去了?地裏活不是說忙完了嗎?”
洛雲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摸著頭不知道該怎麼跟梅姨解釋,這要說起來就有點長了。結果沒等他張口,武叔就衝他和沐兒擺擺手“去洗洗吃飯”然後拉著梅姨往後院走了,邊走還邊在梅姨耳邊小聲的說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