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預料之中,意料之外(1 / 3)

洛雲終究是沒有出去迎接,最後更是沒有露麵見那些招來的工匠,直接讓梅姨傳話請四叔幫忙給他們在村裏先安排住下。倒不是洛雲故意做作擺架子,而是他看到那幾個工匠的表情突然明白了四叔和武叔用意。

中國人自古就有這樣的習性吧。住在長安天子腳下的平民,總是自覺比外鄉的高人一等,說話語氣都透著一股自傲。而延伸出去,州城的就看不起縣城的;縣城的看不上村裏的;同是村裏的,平地上的看不上山裏的。所以這麼算下來,洛雲這山裏的平民其實是最讓人看不上的下等農戶。就是嫁女兒也不會把他嫁到大山裏,隻有山裏人家的女兒拚命的想嫁出去。這也算是一種等級差異吧,這種差異其實也是經濟上的差異。農耕時代,平原總是比大山裏好種地,開墾的地多,收成自然就多,家庭條件也就肯定比就那麼幾畝地的大山裏好。當然這樣的發展也離不開商業的發展,隻有靠商人才能獲得更好地生活用品,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而這需要爬幾十裏的山路,馬車難行的地方,顯然是沒什麼商人來。偶爾倒是有行腳的商販,但賣的都是生活的必須品,想提高生活品質,顯然是不可能。

所以這幾個從縣城裏請回來的工匠,如果不是現銀交易,他們才不會相信這種山村裏的人能夠付得起工錢;如果不是開了高價,他們也不會願意跑這麼遠工作。就算如此,他們也看不上這些五大三粗的山裏漢子。就像讀書人瞧不起目不識丁的,這些有點本事還認些字的工匠也瞧不起隻有一身蠻力的武叔他們。

人都是要麵子的,在四叔和武叔的話語裏,洛雲聽出了自己就是村裏的麵子。而當時的洛雲因為打掃了一天的衛生身上黑一塊白一塊的,如果就那麼出去見人,任他長得再俊美這麵子也丟一半了。所以為了李家村的麵子,洛雲連蹦帶跳的跑回後院,囑咐了梅姨一番,就躲進屋裏換衣服去了。梅姨倒是經驗豐富,稍微一聽洛雲話裏的意思就明白了。整理了下衣衫,走到前堂,假裝剛發現武叔的到來,說了幾句閑話,絲毫沒有把這些人請進屋裏的意思。

最後還是四叔看明白了,假意恭謹的問了句“雲哥可在家?”梅姨略帶躑躅的回答:“天氣悶熱,雲哥讀了一天書,此時正沐浴呢。天也快黑了,四哥您若是沒有急事就先回去吧,給這些人安排個地方住下,明天再來問問雲哥的意思。”四叔李振安背著那些工匠對著梅姨露出個奸詐的笑容,然後就主動告辭離去,轉身就吼著那些工匠出門。可憐這幫人趕了一天的路,爬了半天的山,到了地方連口水都沒喝著就被攆出家門了。要不是知道這山裏豺狼虎豹,要不是剛才四叔李振安已經放話要是有不滿這村裏連個借宿的地方都沒有,他們早就甩臉子走人了。眼下,天都快黑了,一身的臭汗,餓的前胸貼後背的。不幹走人?不說能不能混上口飯吃,恐怕自個兒出了村子就得喂了狼腹。

最讓他們覺得憋氣的是,敬業的梅姨,深知做戲要做全套。臨到他們剛走出院門,趁著武叔湊上來想搭話的時候,故意用他們還能聽到的聲音說道:“一身臭汗的還想進去見我家少爺,還城裏來的呢,一點禮數不懂,他們不害臊我都替他們害臊。你也是,怎麼直接帶到家裏來了,熏著少爺怎麼辦……”

好嘛,這山裏人家,禮數倒還真不少,明天倒要看看他們口口聲聲的這個‘雲少爺’長得什麼摸樣,要是長得還不如隔壁家麻小二,我就是不要這份工錢了,我也要會縣裏好好臭臭這幫窮山措。

晚飯過後,四叔李振安舉著火把來到洛雲家是,洛雲正喝著茶聽武叔講進城的事情。梅姨把四叔迎進來後,也坐在一旁聽著。對著二叔三叔他們,梅姨還避諱一下。但四叔李振安嘛,據說四嫂都是梅姨給他說合的。

洛雲倒是不關心那幫工匠的事,先仔細詢問了二叔納糧的事情和三叔與張老爹買賣的情況。聽著兩位叔叔的敘述,洛雲心裏慢慢有了譜。

二叔的納糧實在是用不著洛雲去操心,畢竟二叔和官府打交道這十多年了,洛雲他爹死後,二叔也名正言順的在縣衙裏掛名了裏正職位。而繳納的租庸調……這就不得不說李家村是多麼的偏僻,也是多麼的安寧。從沒出過什麼需要上公堂的案子,也從沒有偷漏稅賦,當然偷漏了他們也不知道。聽說現在這批官差就沒人來過李家村,可能路怎麼走他們都不知道。一直都是裏正定期跑縣衙,而李家村的人,也就是洛雲他爹和這幫叔叔們雖然淳樸但一點也不愚笨。縣衙現在登記的李家村耕種的田地還是承繼的隋朝時期,李家村剛建立的時候的數據。當然唐朝建立後,尤其是換了縣令後,李家村的當家人也把村戶數的增加報了上去,而縣裏沒能給他們分配相應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