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銅軒持著一把折扇,笑吟吟站在李燕北大門口,他的身後無人。李燕北冷著臉,打開大門走上來迎接杜銅軒。
大門開,代表主人非常重視杜銅軒這個人。冷著臉已經表明了李燕北對杜銅軒的態度。李燕北和持著折扇,一臉儒士模樣的杜銅軒不同,李燕北提著一把劍,一把非常名貴的寶劍。
吳鉤。
春秋時期一種非常流行的一種彎刀,他形似劍,以青銅鑄就,身軀彎曲。吳鉤非常鋒利,絕世犀利。在春秋時期,吳鉤被成為兵器之王。
不過李燕北手中的吳鉤並非彎刀,而是一柄劍。一柄非常傳奇犀利的寶劍。
關於吳鉤傳說數不勝數,但關於吳鉤劍的傳說卻寥寥無幾。吳鉤劍出世在兩百年前,據說一位絕代劍客在深山之中尋得一塊萬年寒鐵,請那時候一位隱匿江湖多年的鑄劍師鑄劍。
那位隱匿江湖多年的鑄劍師並不願再次鑄劍,但鑄劍師被劍胚所吸引,因此答應幫助那位絕代劍客鑄就寶劍,以劍而名揚天下。
鑄劍師與那位劍客約定在三年後來取劍,鑄劍師和自己的兒子開始為那位劍客鑄起寶劍來。
倘若正鑄就一帆風順鑄就成一柄曠世寶劍,那便沒有吳鉤這個劍名了。鑄劍師的兒子和鑄劍師在鑄劍的時候一個不留神將原本才鑄就的寶劍掉進了劍池中去了。
鑄劍是一門非常高深的技術,劍對於外界環境的要求非常之高,甚至空氣都可能影響寶劍的鑄就。因此當還沒有鑄就完全的寶劍掉進了劍池中,鑄劍師深知壞了。
雖然鑄劍師和兒子極力挽救,但鑄出來的寶劍劍尖還是生出了一道非常狹長的彎鉤。
三年後,劍客來取劍。
劍客見到自己尋得的絕世劍胚竟然變成了如此模樣,一怒之下拔出那寶劍將鑄劍師以及其兒子都殺掉,將寶劍棄之不顧。
那位劍客沒有想到當時他在殺鑄劍師和鑄劍師兒子的時候,他的孫子就在一旁看著。鑄劍師的孫子立誌報仇,最終鑄劍師的孫子拿著那柄帶著彎鉤的寶劍將那位劍客殺掉。
當劍刺進那位劍客身體時候,劍客才知道原來自己已經錯過了一柄絕世好劍,而且給自己惹下了死亡之噩。
鑄劍師的孫子武藝並不如那位劍客,但憑借吳鉤劍殺掉了那位劍客,立刻吳鉤劍就成名於天下,為世人所知。
江湖腥風血雨,吳鉤劍消失,最終被李燕北得到,成為了李燕北的佩劍。李燕北冷冷望著杜銅軒,此時此刻他心中以有千萬個念頭滋生想要殺掉杜銅軒,但李燕北更想破開杜銅軒的腦袋,想知道杜銅軒的來意是什麼。
李燕北並不掩飾對杜銅軒的敵意,而杜銅軒臉上還是笑吟吟,似乎並不知道自己已經深入虎穴,性命隻在對手一念之間。
杜銅軒見到李燕北以開大門方式而且親自出門迎接,臉上流露出非常滿意的笑容,他快步上前走了兩步,拉近了與李燕北的距離。
杜銅軒瞥了一眼立在李燕北身後神色肅穆的侍衛,撇了撇嘴,不屑一笑,而後燦爛笑容說道:“李當家,杜某冒昧拜訪可打擾到了李當家沒??”
李燕北淡淡道:“叨擾倒是談不上,不過最近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杜總管怎還不出手呢?”
杜銅軒詫異問道:“出手?幹何出手?”
李燕北笑道:“江湖傳言原隨雲雙目已盲,你若不出手那豈不是等著將家財全部送給我李某人嗎?”
杜銅軒嗬嗬一笑,一本正經道:“倘若敗了也無妨,不過就是散盡家財而已嘛!就算如此我杜銅軒也還可以過上那人上人的生活不是嗎?倒是你,嗬嗬,最近聽說葉孤城將和四川唐門弟子有一場生死決戰呀。”
李燕北表麵上不動聲色,心中已經暗自盤算起杜銅軒言語中蘊含著的特殊意味。
“杜銅軒一向以算無遺策而著稱,為人精明得很,怎會如此坦然回應原隨雲雙目已盲的消息。莫非杜銅軒早就已經知道原隨雲是瞎子了,還是因為杜銅軒明白原隨雲不是真瞎。江湖上那些個流言不過是他編造出來的事情而已。”
“第二,杜銅軒說葉孤城和四川唐門將會有場生死決鬥,這對於杜銅軒來說應該是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為什麼杜銅軒非但不封鎖住消息,反而將這個消息告訴給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