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從疲憊生活中跳脫出來,擁有真正的生活——一個人,一本書,一杯茶……卻又喜歡繁華投下來的影子;渴望避免被愛情、親情、友情牽累,卻又眷戀這份牽掛帶來的真實感;渴望從你自己的人生中飛奔而過,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卻又擔憂,找不到停留之處……你就如此忙忙碌碌,尋尋覓覓,無限感慨!
風入骨,雨寒心,或許與流光一起閑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上雲卷雲舒才是最曼妙的事!
李波看著這個兩個初中農村的孩子寫的文章這麼好,都不禁讓自己感覺身臨其境了,也可以說在這個早上的時間裏麵,豐富了一下自己的精神世界。
李波不由的感歎道,現在的農村的孩子可是真得很努力啊,遠的不說了,就說這兩個由林婉怡和李波帶的這兩個初中生的話,這兩個初中生的寫作的水平就絕對的超過了大多數的高中生了吧。
所以,李波一貫的認為就是,大多數的農村的孩子是很有潛力的,因為這些孩子在小的時候生活環境的原因,這些農村的孩子們總是要比城市裏的孩子吃得苦要多很多。
遇到的難以解決的或者是棘手的事情的機會也是比城市裏的孩子多得多,所以這些農村的孩子不得不說確實是要比那些城市裏的孩子的韌性要高很多。
並不是說城市裏的孩子的韌性就小了,而是在這個大環境下的比例來看的話,城市的孩子們中有韌性的人數的比例要少於農村孩子們中有韌性的孩子們的比例。
所以在李波眼中看來的話,這些農村孩子和城市裏的孩子的差距就在於,城市裏的孩子有著更多的機會和更多的資源,在同一個性價比的情況下,農村的孩子確實是要比城市裏的孩子缺少很多的機會,比如說什麼教育的資源還有一些接觸麵的資源。
這些東西就是在同等情況下農村的孩子和城市裏的孩子的差距了,這就是為什麼在這個社會上考上大學的城市的孩子就要比農村的孩子要多的原因了。
不是因為這些農村的孩子沒有實力,也不是這些農村的孩子沒有韌性,而是這些農村的孩子比城市裏的孩子遲了很多接觸這個燈紅酒綠的現代化的大城市。
在這些城市裏的孩子們,早已經習慣了這個燈紅酒綠的大城市的各種誘惑的時候,這寫農村的孩子們還在為著是不是接觸這些新事物而在不停的掙紮。
因為沒有接觸過,所以才去拚命的接觸,因為沒有見識過,所以才去拚命的見識,所以就導致這些農村的孩子要花很多時間去完成這些城市裏的孩子們早就已經見怪不怪的舊事物了。
城市裏的孩子在小學或者是初中的時候開始玩遊戲,同時再進入高中或者是更早的時候就對著些遊戲具有了一定的抵抗能力。
而這些從小在村子裏麵上學的農村的孩子們沒有機會接觸者寫遊戲,所以要在別的城市的孩子們在學識的時候,來完成接觸遊戲,到對這些遊戲有一定抵抗力的過程了。
在這個循序漸進的而過程麵,因為眼界和知識麵的寬廣問題,這些農村的孩子們要比城市裏的孩子們更容易迷失,所以這就是為什麼農村的孩子半數以上都是明明有好的資質,卻是取得不了好的成績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