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了解了技術部麵臨的問題之後,趙翼隨後幾天的時間就消耗在了技術部。
最終他還是沒有選擇袖手旁觀,暫時決定不親自出手,但也準備呆在技術部一段時間,期間提供一點兒點撥與指導。
趙翼之所以這麼選擇,是因為天翼集團麵臨的問題,已經不僅僅是技術瓶頸這麼簡單了,甚至天翼網絡科技公司的市場份額已經受到了衝擊。
不得說,謝晉真有點兒流年不利的意思,先是管理的天翼搜索出了問題,調到天翼網絡科技公司之後,網絡科技公司又遇到了麻煩。
天翼網絡科技公司是天翼集團的核心子公司之一,雖然名聲不顯,但規模同樣不小,技術實力也更加的雄厚。
天翼網絡與天翼搜索這些公司,雖然號稱是高科技公司,但實際上賣的卻是服務,技術僅僅是基礎。
而天翼網絡科技公司則不同,它賣的是真正的技術,產品包括各類的技術服務與解決方案,還有明碼標價的各種專業軟件。
天翼網絡等子公司,核心賣點畢竟是服務,技術停滯不前,可以更新內容與服務,一定時間內並不影響公司的發展。
可天翼網絡科技公司不行,技術就是它的核心賣點,沒有了技術優勢,就少了核心競爭力。
集團僅僅是陷入技術瓶頸幾個月的時間,公司就已經感覺到了競爭壓力。
天翼網絡科技公司的技術在國內依舊是頂尖的,可後起之秀依舊不少,他們的技術或許稍差一點,但憑借價格的優勢,依舊搶奪了不少低端市場。
這對天翼網絡科技影響不大,畢竟技術差距足以抹平技術差距,可技術差距一旦開始縮小……
雖然還沒有看到明顯的業績下滑,但這都是暫時的,時間一長肯定會出問題。
所以,擺在謝晉麵前的,隻有兩個選擇,要麼進行大幅度技術升級,繼續保持絕對的技術優勢,要麼降低價格,保持性價比優勢。
如果有的選,謝晉肯定不願意降價,一旦降價,對天翼網絡科技的品牌形象就是巨大的打擊。
作為一家以技術為核心賣點的公司,價格往往就是技術實力的代表,不到生死存亡的關頭,絕對不能降價。
於是乎,謝晉隻有一條路可以走,盡快進行技術升級!
可這也不容易,整個天翼集團都陷入了技術瓶頸,不僅僅是天翼網絡科技公司,也包括其他子公司,甚至是集團技術部以及直屬實驗室等等。
於是乎,找不到突破口的謝晉,抓住了同樣來技術部考察的趙翼:“董事長,您這次一定不能見死不救啊!”
作為集團的元老,謝晉非常的清楚,整個天翼集團技術最強的不是燕北風也不是顧長青,而是自家這個不怎麼管事的董事長。
“生死存亡?有沒有必要那麼誇張?”趙翼當然知道謝晉誇大其詞,不過可以肯定天翼網絡科技公司遭遇了危機,於是耐心聽完了謝晉的解釋。
“技術瓶頸啊!……有些時候不僅僅是人的問題,客觀因素也占據了很大的成分,我也不一定有辦法啊!”趙翼感慨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