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首先關注一下反應堆的建造,送到航天計劃的試驗品還剩最後一個零件正在加工。
根據李家的技術資料鍛造出來的次品寒鐵,雖然機械性能差了一點,但完全能夠滿足趙翼的需求,而且加工還更加的方便。
最多明天就能夠完成加工,然後三天之內,反應堆便能夠成行。
趙翼並不準備這麼早就把東西送過去,說好的三個月,現在才不過一個多月,這才剛剛開始,不宜提前太多。
如果不是為了在交易大會前打響名氣,趙翼都準備拖到最後的期限,甚至超期之後再交付。
反正隻是試驗產品,遇到問題超期簡直再正常不過。
為了在交易大會上展開定製業務,趙翼計劃在交易大會前三天,將這個反應堆給劉毅送過去,增加說服力。
除了這個接近完成的反應堆之外,另外一個反應堆的零件也在同步加工,而且已經完成了大半。
交易大會之前肯定也能夠無完成,不過趙翼不準備提前給李家送過去,這次一定要到期之後再交付。
檢查了一下昨天生產的零件,確定沒有問題,用最頂級實驗室設備一個一個生產的零件,精度絕對沒有問題。
然後趙翼又轉到另一間實驗室,這裏擺的是一件被完全拆開的外骨骼裝甲。
趙翼正在對其結構進行調整,以增加飛行係統,這項研究他已經持續了十多天,看樣子還將持續更久。
給那麼龐大的一件外骨骼裝甲增加飛行係統,可不是加一個飛行引擎就可以了,改裝難度可一點兒不比重新設一套裝甲。
在不降低裝甲防禦的情況下,既要保證足夠的動力,也要保證平衡性穩定性以及靈活性等等要求。
動力是引擎的問題,暫時不用考慮,不過能留出多少空間,用於安裝引擎,就是現階段要考慮的問題。
而且趙翼還需要考慮,如何才能夠保證,改裝之後引擎不會成為裝甲的防禦薄弱點。
當然,對這個項目的需求並不急迫,所以趙翼也沒有趕時間,基本每天隻抽出一兩個小時的時間研究這個項目。
再然後,督促一下宇航裝備項目的進度,了解一下控製係統項目的進展,與劉毅的總工組溝通一下標準製定的問題。
一天的時間就這麼過去!
隨著峰會熱度的消散,雲集天海市的各國友人慢慢散去,喧囂平靜之後,暗中卻越發的活躍。
研究中心附近,各色人種逐漸多了起來,就連天翼產業園中,也來了不少陌生人。
打著各種各樣的旗號,或是光明正大,或是遮遮掩掩的進來,關注的焦點始終在天翼集團,其目的不言而喻。
這個情況自然被趙翼察覺到了,這讓他有點兒焦急,畢竟人員流動較大的天翼集團,安保等級可遠遠比不上研究中心!
用了三天的時間,剛剛梳理完研究中心的所有人員,李戡就被趙翼秘密請到了天翼集團。
這天下午趙翼與李戡乘坐著一輛看上去非常普通的車輛,跟在‘趙翼’的車隊後麵慢慢開進園區開到集團停車場。
前麵的車隊吸引了所有的目光,哪怕每天都能看到,這個車隊依舊具有極高的關注度,尤其是在那些有心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