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出大氣層到達近地軌道之後,火箭終於與前端的飛船脫離,飛船引擎啟動繼續飛向更遙遠的深空,而火箭則開始掉回到大氣層內。
這枚測試火箭,並未像常規火箭那樣,一節一節的脫離,脫離之後也沒有解體,甚至連引擎都還沒有完全熄滅。
“準備火箭回收!”劉毅下達了指令,原本興奮的人群立刻安靜了下來。
這個結果並不意外,畢竟這枚火箭可不是常規火箭那種消耗品,單單是那台混合能源火箭發動機,就完全不是其他一次性貨色可以比擬的。
哪怕僅僅是為了這台發動機,這枚運載火箭也有極大的回收價值,而且在設計的時候,這枚火箭就是可重複使用的型號。
“火箭回收階段使用的是自帶能源?”看到火箭那依舊沒有熄滅的引擎,趙翼提出了疑問。
他隻在飛船上裝上了小型反應堆,火箭發動機需要的核能,乃是由飛船的反應堆直接供能,火箭上並無單獨的反應堆。
那麼尚未熄滅的引擎,使用的就隻可能是火箭自帶的燃料。
“沒錯,火箭自帶的燃料,其實超過一半都是回收階段使用的,我們想要完整的回收這枚火箭,需要的燃料不少!”劉毅回答道。
“為什麼不給火箭也裝上單獨的反應堆?帶上那麼多燃料實在是太浪費了!”趙翼繼續疑問道。
將那麼多燃料運到太空,隻為了火箭回收時使用,對運載火箭的運力絕對是一種巨大的浪費。
如果將這些燃料換成是一個反應堆,豈不是還能夠增加幾十噸的運力?
“這隻是權宜之計,完整版運載火箭會安裝單獨的能源係統!”劉毅笑著解釋道,他當然也考慮了這個問題。
這隻是一枚測試火箭而已,對運載能力的要求其實並沒有那麼高,安裝單獨的能源係統實在是太浪費了。
畢竟一個小型反應堆的造價可不便宜,如果測試火箭回收的時候出現失誤墜毀了怎麼辦?
在趙翼與劉毅交談的時候,火箭動能已經耗盡,上升速度降為零,然後在重力的作用下開始下墜,進入回收軌道。
它的回收姿態與水平麵幾乎是垂直的,看上去與上升的時候幾乎沒有區別。
隻不過火箭的主噴口已經封閉,成一個錐形保護內部的引擎,四周的八個輔助噴口依舊在噴射出熾白的火焰。
這些輔助噴口提供的動力有限,不過卻能夠維持火箭的回收姿態,同時也能夠抵消一部分重力加速度,讓火箭的下墜速度不那麼快。
火箭在下墜的時候,尤其是穿越大氣層的時候,速度絕對不能過快,否則解體並燒毀是唯一的結果。
不過下墜的過程與上升的過程不同,上升的時候有重力與阻力的雙重限製,完全不用擔心速度過快的問題。
可是下墜的時候,重力卻會提供源源不斷的加速度,很容易就會超速,超速的結果就是火箭被巨大的阻力撕碎然後被摩擦的高溫燒毀。
想要避免這個結果,八個輔助噴口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維持下墜姿態保證重心,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機體的壓力,減少解體的危險,反向推力則是控製速度關鍵。
整個過程不能出現任何一點差錯,回收的過程中可沒有第二次機會,出錯的唯一結果就是火箭解體。
整個回收過程之驚險,通過衛星觀摩回收過程的趙翼,都有一種心驚肉跳的感覺。
“這個回收過程太驚險了,為什麼不使用航天飛機,那個回收過程要簡單很多?”趙翼忍不住問道。
別的東西不說,在那種幾公裏每秒的下墜速度下,八個向下的噴口就是致命的破綻。
趙翼不知道設計者是如何解決告訴氣流倒灌的問題,衛星影像看不太清晰,可以肯定那必定是一個相當天才的設計。
但趙翼敢肯定,再天才的設計,也不可能完美的解決問題,至少容錯率絕對非常的低,這次沒有出事已經可以說是一個奇跡。
“航天飛機我們也考慮過,不過它的運載量是個大問題,貨倉的限製太大,實在有點兒雞肋!”劉毅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