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王楓的反問,那李九收回心思,急忙回答說道:“回老爺的話,的確不行。”
“哦,說說原因。”王楓溫和的說道。
邊上負責記錄的青青這時候也抬起頭,好奇的關注王楓的言行,隻是手中的鉛筆並沒有停下,一字一句的記錄著每一句話。
“回老爺的話,這島上的泉水我看過了,水質不是頂好,隻能釀造普通的酒水,而您在島上費這麼大的勁,肯定是想釀造好酒。”
“為什麼我一定要釀造好酒?”王楓有些疑惑。
“因為您釀酒的糧食都要從外麵進來,如果隻是釀製普通的酒,除去來回的運費您就無利可圖。”
李九到底是做過酒坊的,對整個流程很熟悉,別的酒坊用的糧食都是就近收購,運輸成本低,而且普通的酒大多是就近銷售,隻有好酒因為利潤比較高才會賣往很遠的地方。王楓在島上釀酒,運糧食至島上,釀好之後還要講酒運出去銷售,比別的酒坊多兩次運費,自然也就無利可圖。
好在王楓早有打算,“如果我用高粱釀酒,成本應該不高吧?”
隨著談話的進行,李九的緊張消退了很多,有些年沒有和酒打交道了,現在談到,倒是勾起很多回憶。
“高粱?”李九愕然問了句,隨即苦笑著說道:“老爺,高粱的確不貴,那東西旱澇都能保收,去年我們那裏一石二百文,前年還不到二百文,即使加上運費運到島上應該也不會超過三百文,可是用高粱做底料釀出的酒根本沒有辦法喝。”
邊上站著的那位二把刀的釀酒師傅王亙方也跟著說道:“李師傅說的沒有錯,高粱做酒,味道太差太烈,喝了就跟斧頭在腦門砍下去一樣,這酒就是做出來也賣不上價錢,隻有苦哈哈們才肯買著喝,剛開始的時候我釀出的酒還有島上的人買著喝,現在島上的人都不願意買了,隻能提煉成酒精了,真要做好酒,隻能用米麥,但是在這島上做根本無利可圖。”
聽到斧頭砍腦門,王楓笑了起來,心道,我還以為是你手藝不好才沒有人願意買你釀造的酒,看來錯怪你了。
要是這麼說,在島上做酒根本不能夠賺錢,青青盯著王楓的臉看,讓她奇怪的是,王楓的臉上沒有任何失望的表情,似乎更加興致勃勃,那邊王楓繼續問道:“洋河鎮酒坊那麼多,酒都是本地人喝的嗎?”
李九躬身說道:“老爺,洋河鎮的酒,好的大多賣到大城去,差的隻能賣到四處鄉野與小城,當然最大一部分是賣到運河上。”
那邊王亙方接過話頭說道:“河上的漕丁成年累月的行船,一年到頭隻有幾個月在岸上,他們都喜歡喝酒排解,而且漕船經過各處也可以將酒賣掉,來往的客商也要喝上幾口,更別說走黃河的船家和漕丁差不多。”
如果您覺得《溫水煮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12/123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