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卡捷琳娜大帝——從德國民女變成俄國沙皇(1 / 1)

葉卡捷琳娜大帝——從德國民女變成俄國沙皇

葉卡捷琳娜二世原名索非亞·奧古斯特·腓特烈西亞,出身於一個德國小公爵家庭,自小曾經隨著自己的母親遊曆過歐洲的許多城市,並到過不少德國諸侯的宮廷,但她命運的轉折發生在1744年,這一年俄國女皇葉麗薩維塔為她的繼承人彼得(即後來的彼得三世)挑選妻子,葉卡捷琳娜作為候選人被邀請到俄國宮廷之中。

當葉卡捷琳娜與自己母親的馬車奔馳在東歐平原的驛道上時,可能對未來充滿了期望,當從小熟悉宮廷傾軋的她,對未來將要麵對的複雜的宮廷生活顯然也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到莫斯科之後,葉卡捷琳娜很快就被定為皇儲的媳婦,但接下來的18年對她來說並不輕鬆。葉麗薩維塔女皇對她時冷時熱。在這期間,葉卡捷琳娜自稱“無時沒有書本,無時沒有痛苦,但永遠沒有快樂”,在書本中積累知識,同時偷偷組織了一個小團體,以格裏哥利·奧爾洛夫五兄弟為首的近衛軍青年軍官,成為支持她的鐵腕力量。

1762年,女皇葉麗薩維塔去世,正在懷孕的葉卡捷琳娜不敢輕舉妄動,眼睜睜地看著她的丈夫兼死敵彼得登上了皇位,成為沙皇彼得三世。彼得三世上台之後一係列令人目瞪口呆的行動,終於將自己逼上了絕路。他下令在“七年戰爭”中形勢大好、勝利在望的俄羅斯軍隊停止戰鬥,退出所占的普魯士土地,與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簽訂和約,隻因他是腓特烈二世的崇拜者,還準備“親自率領一部分軍隊,聽從腓特烈二世的指揮”。在國內,他要俄羅斯人改信路德教,宣布信東正教的人為異教徒,沒收東正教會的財產。這樣做的結果,自然是人心思變。在奧爾洛夫兄弟和哥薩克首領拉祖莫夫斯基的幫助下,葉卡捷琳娜發動政變,成功地奪取了皇位,囚禁了彼得三世,幾天後,彼得三世神秘地死了。經過18年的忍辱負重,葉卡捷琳娜終於成為世界上幅員最大帝國的主人。

相傳,彼得三世死在葉卡捷琳娜的寵臣阿列克賽·奧爾洛夫的手上,彼得三世死的當晚,他神色慌張,頭發淩亂,衣服也被撕破了,人們推測,也許是他親手處置了彼得三世。其實,葉卡捷琳娜完全可以將殺死彼得的凶手繩之以法,從而洗刷掉自己的嫌疑,還能留下一個好名聲,但是,她沒有這樣做,沒有為了自己的名聲而將為她奪取帝位立下汗馬功勞的阿列克賽·奧爾洛夫等人犧牲在政治舞台上。這似乎也體現了葉卡捷琳娜性格的另一麵,那就是擁有男人般的胸襟和豪情。既然這些人為她賣命,她就盡自己的全力去保護他們、提拔他們,和他們同享勝利的果實。這也許這就是一介異鄉女子能登上沙皇寶座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