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璃華再次起身,而後緩緩走至中央,而後嫋嫋大方地對皇帝說道:“上官璃華雖不甚在乎自己的名聲,但卻也絕對不能累及父母,平白讓爹娘遭人擠兌。故上官璃華願意一試,若是結果依舊無法,那也隻能怪上官璃華自己學藝不精。”話雖如此說,但上官璃華口中的自信還是能讓眾人聽得出來的。

而不知道上官璃華何時會彈奏這樣的古曲的定國公此時也不免為上官璃華感到焦急,但在聽到上官璃華這自信的話之後,即便心中有萬千疑問,此時也都隻能放下,而後選擇相信上官璃華。她既然有這樣的自信,應該是真的能彈奏出來才是。

上官璃華在得到軒轅皇的首肯後,這才再次回到自己方才彈奏還沒來得及收起的古琴旁,再次焚香、淨手,而後氣定神怡地端坐在古琴前。上官璃華抬眸看了一眼軒轅禦辰,而後將自己所有的目光都定在了上官祺華和太子身上,這才輕輕撥動手下的琴弦。

“當!”同樣是起調,上官璃華較之洪思燕的起調卻更加綿柔,好似她們此時的心境一般。眾人隻單從這一聲起調便已經足夠相信上官璃華是真的會彈奏這首曲子的,因為指法和音律是絕對騙不了人的。

洪思燕自然也感覺到了這一點,故而此時的臉色幾乎如同豬肝一般,一雙眉目幾乎要將場上正在演奏的上官璃華射穿。若是眼神可以殺人,想必上官璃華此時早已經被洪思燕的眼刀子射得千瘡百孔了。

《廣陵散》最早的時候,就已經分為四十五個樂段,分開指、小序、大序、正聲、亂聲、後序六個部分,而洪思燕隻能大約記得曲調卻並不知其中精華。但上官璃華不同,上官璃華是真真正正研究透了並且還和軒轅禦辰合力一起對曲譜有所缺失的《廣陵散》進行了整理和打譜,最後才讓這曾經絕響一時卻又失傳於世的奇妙絕倫的古琴曲音律又重新‘活’了過來。

如今想在,上一世上官璃華從太子的書房偶然看到的這本曲譜,應當就是今生洪思燕從洪太傅那處見到的曲譜是同一本,隻是這中間出了什麼樣的事情,為何曲譜出現的地方不同她們此時也無從得知。但上官璃華卻知道,相比《梅花三弄》,這首《廣陵散》才真正最能表達她前世的恨、今生的仇的寧死不屈的複仇意誌。

上官璃華慢慢將自己上一世的血淚和對今生複仇並且攜手錦繡河山的願景如數傾注在這一曲當中,真正地讓這一曲《廣陵散》變得鮮活起來。

而此時在場聽到上官璃華彈奏的這支曲子,已經全然記不得之前洪思燕那近乎於‘失敗’的經曆,眾人的腦海中隻始終是仿佛有著兩個主調的音調在心神中交彙而後發生起伏、發展以及變化。

才剛聽到曲子的正聲部分,眾人就好似已經沉浸在那曲中主人聶政從怨恨到憤慨的感情發展過程,也讓眾人在腦海中形成一個畫麵,那就是曲中主人聶政那不畏強權、寧死不屈的複仇意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