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玉乖巧抿嘴點頭:“是哩,謝謝老丈。”
於是裏正繼續瞪眼,朝他兒子:“大牛,去把車子趕來。可不能叫北邊兒來的客人以為咱們南邊盡是攔路打劫的壞人。”
於是其中一個莊稼漢就憨厚搓了搓手,跑回去了,眉眼與老頭有幾分相似,看來就是裏正的兒子。
不多時,那莊稼漢便趕著一輛牛車過來,上頭還墊了幾塊麻布。
這時候也不用指望氣急敗壞、因自己被賊人認為是整艘船上最胖的人而憤怒不已的少年去應酬,而寶玉實在是看上去太矮,還是武師傅謝過了裏正:“老丈熱心腸,可這一趟送我們去縣城,來回也得一,累了您家的牛,又耽誤田裏的事兒,您要是不收我們錢,我們可就走著去了。”
裏正還欲推辭,武師傅裝可憐起來:“老丈莫與我推辭了,您是熱心腸,咱們也不是白眼狼啊。”
扯掰了半,少年都不耐煩起來,把剛才從寶玉那裏拿的銀豆子同武師傅的碎銀子一起塞給裏正:“給你你接著便是了。我們還要趕路呢。”
話是生硬,顯得有些無禮,卻更讓周圍幾個莊稼漢覺得:這可真就是貴人老爺家裏的少爺,出手闊綽。脾氣大……那不是正常的緊嗎?
最後三人坐上牛車,粽子兄弟被解除連體封印,拴著手跟著牛車走。
走了一個時辰,少年的肚子開始叫喚起來。見到趕車的和寶玉二人盯著自己看,少年不好意思地低頭。
莊稼漢憨厚一笑,從懷裏掏出一個布包:“俺婆娘烙的餅子,可香了,少爺墊巴一下肚子吧。”
少年猶猶豫豫,但見布包還挺幹淨,最後聲道了一句謝,接過來了。莊稼漢憨厚一笑:“少爺和這位大兄弟也吃,豬油烙的。香!”
少年拿走一塊餅之後,轉手將布包遞給寶玉。
布包裏隻剩一塊餅子了,寶玉抬眼:“我們豈不是吃了你的飯食?”
“沒事兒,前頭再半個時辰的路,有個茶寮,我去討點熱水就是了。”莊稼漢輕輕揮動鞭子,並不用力驅使自家的大青牛。
原本因為一口餅子入嘴,噎得發慌有覺得麵粗、發麵也不勁道的少年倒是默默地將有些刮嗓子眼兒的餅子吞下去了。
寶玉抬眼:“用手托著吃,別掉渣渣了。”別浪費。
神奇地,少年居然聽懂了寶玉的意思,一點一點地吃完餅子——這樣粗糙的食物,恐怕連初一都沒吃過吧?十六皇子心想。
到底,寶玉和武師傅還是沒能拒絕莊稼漢大牛的好意,兩人分食了豬油烙餅。
“很香,好吃。”武師傅誇讚。
“是吧,俺媳婦的手藝是沒的。俺爹老現在的日子好過了,要惜福。早三十年前,過年都不能嚐肉味,現在一個月能吃上兩三回啦。”大牛咧嘴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