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兆南
上官兆南
董天木連忙饞了他起來“郭將軍是明大義之人。邊關有郭將軍鎮守固若金湯,董某想要攻下城池還真是頭疼的!郭將軍請放心!董某和幾位大人此次進城隻為捉拿逆賊胡達信,百姓一草一木定然不犯分毫!”
郭木子舒了口氣“既然有國師大人的話,郭某定為國師大人馬首是瞻!”
董天木還沒說話,卻見楊錫文站了出來,他從懷中掏出一物。
眾人這一看無不大驚。隻見楊錫文手中所握的竟然是翠綠的傳國玉璽。
金彪性子直,說道“這傳國玉璽不是失竊了嗎?怎麼在你手裏?”言下之意大有是不是你楊錫文偷了來?
其實這句話每個人都在心裏問了一遍。楊錫文淡淡一笑“我常年鎮守邊關,幾乎沒什麼機會入京。這玉璽乃是皇權的證物,量我要是敢去偷就是有一千條命也是丟了。”
董天木點了點頭“不錯!楊將軍能夠握有玉璽定有隱情。”
鄭世全奇道“這玉璽可是至高無上的皇權象征,卻在大啟末年兵變之時失去了蹤跡。怎麼會在楊將軍手中?”
楊錫文將玉璽高舉過頭頂“這玉璽乃是平樂王臨危之時托付給了鄭貴嬪娘娘。後來鄭貴嬪輾轉送到了我的手中。因為鄭娘娘知道,我在邊關,即便是安樂王再怎麼搜尋,也絕不會想到是我藏起了玉璽。見到玉璽如見聖上!”他高高舉起玉璽,一臉凝重。
眾人連忙跪倒行禮。
董天木卻茫然未覺,他心中畫了老大一個問號。他不明白母親這樣做有什麼深意。
楊錫文麵色十分鄭重,又從懷裏掏出一張紙。董天木知道這張紙就是上次鄭欣宜給他信中所夾。隻是不知道上麵寫了什麼。
“大家一定奇怪這封信上寫了什麼?其實這是鄭娘娘托人帶給我的一封信。信中揭示了一個天大的秘密。本來平樂王駕崩之後,繼承王位的應該是平樂王的子嗣,可是事實卻是安樂王設計害死平樂王,霸占了王位,由於安樂王的昏庸,任用佞臣,這才使得大權旁落,以至於引狼入室丟了江山。鄭娘娘是先帝遺妃,一直忍辱負重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夠推翻大安王朝,扶植先帝子嗣登上皇位,重震大啟聲威。“
董天木心裏暗暗吃驚,他不知道母親究竟是要做什麼。
鄭世全點了點頭“我就說我這個妹子絕不是苟且偷生之輩,現在看來是一直臥薪嚐膽的不輸大丈夫了。隻是可惜的是現在平樂王的子嗣不是被害死就是夭折,哪還有什麼子嗣了!其實一切也是平樂王咎由自取。若是不他荒廢朝政,隻顧修煉什麼長生不老丹藥,又豈會讓安樂王鑽了空子!”
葛金歎道“平樂王雖無大的建樹,可也沒有禍國殃民。作為一個守成之君,未免顯得太過懦弱了。恐怕他這一生做的最為錯誤的決定就是要射殺國師大人了!”
提到此事,董天木還是覺得麵子無光。畢竟那不是光彩的事情。但他相信終有一天會大白於天下。
趙秉誌心細,當然看出了董天木臉上的尷尬,忙道“鄭娘娘的提議是好的!現在咱們打回京師出師無名,若是有皇子在,那就能打著光複大啟的旗號了,不管怎麼說,畢竟天下還是上官家的,現在卻改了胡字豈不大亂?隻是可惜,這個上官家的子嗣卻去哪裏找來?”
楊錫文聽了哈哈大笑“遠在天邊近在眼前!這位國師大人就是鄭娘娘當日誕在城外同修觀中的二皇子!”
這一句話無疑似是在空中打了個晴天霹靂。
楊錫文接著說道“鄭娘娘高瞻遠矚,早就料到了上官霖的狼子野心,為了保住皇上的血脈,這才假借出宮祈福之際,在外早產下了二皇子。交由乾坤道人撫養。為了逃過厄運,乾坤道人這才帶著二皇子遠走天涯流浪。直到後來二皇子五歲之時才又回到了京城,隱居於深山之中。”
眾人聽得目瞪口呆。鄭世全的眼中不覺含了淚水“這就難怪為什麼乾坤道人會把那麼小的無心道人帶到宮裏來了。原來乾坤道人是想讓二皇子落葉歸根啊!真是苦了我這個妹妹了!”
楊錫文道“不錯!但是乾坤道人一直到死也沒敢去找鄭娘娘。鄭娘娘始終不知二皇子就是國師的事實。可真謂造化弄人了。”
葛金把拳頭握得緊緊地“可氣!平樂王竟然親手殺自己的孩子!真是畜生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