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增加糧食收購價(2 / 2)

程昱上一世生活在三國時期,東漢的經濟很糟糕,就算是西漢時期,論起經濟來,比起始皇帝時期,還是有差距。

不說別的,隻說科技水平,始皇帝時期非常發達,很多技術不是漢朝能相比。可惜的是,那些技術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中。

始皇帝時期,並沒有打壓諸子百家,也沒有滅寂儒學。始皇帝時期是采取以法家為主,諸子百家為輔的政策。

儒學的興起,那是到了漢武帝時期,采取獨尊儒學的政策,才致使諸子百家走入低迷,至於消失在曆史長河中。當然,武帝的儒學也是掩割過的,是儒家的皮,法家的心。

看到大佬們興奮的神色,葉童問道:“簫何,百姓的收入情況咋樣?”

在坐的大佬心裏明白,葉童最關心的就是百姓,不論什麼事,首先考慮的是百姓利益、國家利益。

“百姓人均近千元收入。”

簫何的回答同樣令在坐的大銠興奮,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不說別的,僅是百姓的生活水平,幾年來得到不斷的提高,那是以前無法想象的事。

剛開始免除農牧業稅時,以簫何國首的內閣成員,包括程昱、秦檜二人都不支持,覺得免除農牧業稅,對國家影響巨大。

經過幾年實踐,秦帝國的稅收並沒有因為免除農牧業稅而減少,反而持續增長。特別是百姓手中有錢後,消費同樣高增長,帶來的是商業的繁榮,國家稅收的巨增。

“簫何,百姓的人均近千元,是毛收入,還是純收入?”

國雖然免除農牧業稅收,問題是百姓種植出來的糧食,八成以上是銷售給國家。帝國糧食生產持續增長,根本不缺乏糧食,不是國家製定有最低收購價格保護的話,百姓種植出來的糧食無法賣出去。

國製定出來的糧食最低收購價格,確保了百姓的糧食有銷售的地方,能讓百姓賺到錢,農牧業生產才沒有受到大的影響。

葉童聽後搖頭,百姓人均才近千元的毛收入,那扣出成本外,百姓的人均純收入最多隻有300元左右。

歎了口氣,葉童道:“百姓的收入低了,必須提高糧食收購價格。內閣應該考慮一下,將糧食、畜牧產品的收購價格最少提高一倍以上,那樣,百姓發展農牧業的收入才有保障。

大家應該明白,糧賤傷農。農牧業是根本,是國家的基石。一旦百姓感覺種植糧食不劃算,至於虧本的話,百姓是不會再種植。最時候,國家糧食無法得到保障。”

葉童說的增加一倍以上的糧食收購價格,其實不算高。增加一倍以上的糧食收購價格,百姓的人均純收入不過1500元左右,算是很低的。

當然,隨著牧業機械化生產的推廣,農牧業的生產成本會下降,到時候百姓的純收入肯定會增加,這一點葉童心裏清楚。

糧食收購價格過低,說難聽點,就是國家在壓榨百姓,是農業補助工業。現在國家經濟高速發展,工商業已經非常發達,沒必要再讓農業補助工業。

這就是所謂的工農業剪刀差,是所有發展中國家都存在的問題。秦帝國自從簫何等人接管國家後,工農業剪刀差已經大大縮小,但還是有一定的前額。

簫何聽後馬上頭大,一旦糧食收購價格提高一倍,意味著政府的開支要增加。對於吝嗇的帝國大管家來說,真心是要簫何的命。

“那個,那個主公啊!一旦糧食收購價格過高,物價就全上漲,帶來的後果就是貨幣貶值,那樣對百姓不好。再說了,糧食收購價格提高一倍以上,政府的壓力山大啊!”

簫何說的也有道理,但是,不能因為種種原因,就能繼續剝削百姓,這對於從事農牧業生產的百姓來說是不公平的。

糧食收購價格上漲,城鎮居民購買糧食的價格肯定上漲,這一點是絕對的。簫何肯定不會為此買單,隻會讓城鎮居民承擔。

還有一些涉及到農牧產品生產的企業,肯定受到限製影響,如食品加工業、畜產品業、紡織業、皮革生產行業等。

一旦農牧產品價格提高,肯定將影響城鎮居民的生活水平,增加城鎮居民的生活開支,這一點是肯定的。

嗬嗬!

“簫何,這些年來,帝國的物價平衡,確實是好事。但是,不能因為這樣就壓低農牧業產品的收購價格,這不好。

城鎮居民的生活水平有影響,那內閣在原來最低薪水標準的基礎上,出台增加薪水的政策,重新製定出一個最低薪水標準,確保城鎮居民的生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