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國文考試(2 / 2)

隻要讀過相關書籍,便能從書中找到標準答案,直接照搬至少可以拿二十分。

沒讀過的話,就隻能自己分析。

要是你分析的精彩,很有道理,同樣也能拿高分。

可如果你的分析沒能打動閱卷人,和書中的標準答案也不沾邊。

很遺憾,這三十分,你一分也拿不到。

這次摸底考試的作文題目很刁鑽,問題節選自一本名為《邏輯與感性》的書籍。

讓你分析理性和感性,各自對社會的表現形式。

國文滿分是一百分,這個占了三十分的作文,居然是這麼一個題目。

這就是有點不講武德了。

正經高中生,誰會讀這玩意兒?

於鑫明擺著是在刁難重點班的學生,好給他們一個下馬威。

然而巧合的是,艾涼在小時候剛好讀過這本書。

這個問題正是第二章節所講的內容。

艾涼從記憶庫中調出這本書的內容,然後把第二章的分析,原封不動的抄了上去。

保險起見,他順便添了兩百字的個人見解。

………………

短文這種東西,每一篇都有著自己想表達的內容。

你得先讀明白了,才能去作答。

所以國文和社會這兩科,艾涼通常寫的很慢。

這個很慢,是相對於他做理科時的速度。

在別人眼中,艾涼的做題速度依舊恐怖如斯。

例如陳自立剛結束第一篇短文時,艾涼已經開始最後的作文了。

這裏的國文考試的作文,並非那種給個事件或題目,讓你寫一篇命題作文。

不是說沒有,隻是概率很小。

至少亞聯的高考中,十次裏最多有四次是命題作文。

剩餘的六次,都是對名著內容的節選分析。

這些名著,涵蓋了哲學、文學,甚至是現代社會科學。

例如“你認為什麼人對你的影響最大?”“你對現代社會有何看法?”“你遇到過什麼艱難的抉擇?你是怎麼克服的?”等等。

隻要讀過相關書籍,便能從書中找到標準答案,直接照搬至少可以拿二十分。

沒讀過的話,就隻能自己分析。

要是你分析的精彩,很有道理,同樣也能拿高分。

可如果你的分析沒能打動閱卷人,和書中的標準答案也不沾邊。

很遺憾,這三十分,你一分也拿不到。

這次摸底考試的作文題目很刁鑽,問題節選自一本名為《邏輯與感性》的書籍。

讓你分析理性和感性,各自對社會的表現形式。

國文滿分是一百分,這個占了三十分的作文,居然是這麼一個題目。

這就是有點不講武德了。

正經高中生,誰會讀這玩意兒?

於鑫明擺著是在刁難重點班的學生,好給他們一個下馬威。

然而巧合的是,艾涼在小時候剛好讀過這本書。

這個問題正是第二章節所講的內容。

艾涼從記憶庫中調出這本書的內容,然後把第二章的分析,原封不動的抄了上去。

保險起見,他順便添了兩百字的個人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