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就像老鼠見了糧倉一樣。
盡管他極力壓製著,顧兮之還是看了出來。
*
顧兮之有心提醒季末兩句,但也不好在外頭說。
隔牆有耳,那老道看起來確如小芳芳所說,透著一股子邪氣。
他牽著季末回船艙。
要早知道是這樣,剛才繞道回都比現在小福星被老道盯上了好。
季末倒是沒那麼大的危機感,透了風,身體裏的不舒服又少了一些。
他們幾人住的船艙比較靠外,因為靠外的窗戶大,一共要了兩個船艙,倒不是錢的原因,而是兩人一間彼此有個照應。自然了,季末和顧兮之還沒成親,不好直接就住一塊兒的。
雖說住不住一塊兒好像也沒區別?
想到這個季末還覺得好笑,現代時候,朋友們都喜歡吐槽家裏管天管地,淩晨不回家電話就要被打爆之類的,父母們難道就不知道,就算不在外頭過夜,該發生的事情還是會發生?
不過父母的愛護總是沒錯的。
兩人沿著過道走,走到第三個船艙的時候,裏頭傳來一聲尖叫。
季末他們的船艙是第五個、第六個,下意識停下了腳步,麵麵相覷不知道裏頭發生了什麼。
介於剛才的事情,顧兮之不太想季末管閑事。
扯了扯她。
季末卻覺得方才的尖叫聲有些熟悉。
正猶豫的時候,船艙裏傳來了說話聲,“範姨娘,你就不要固執了,老爺這麼做也是心裏惦記你。當年夫人還未進門,不想為了府裏的通房堵心,是我做主將你們幾個通房放了出去。可誰想你懷了孩子竟然也傻傻的不說?你若是早說了,被抬姨娘不是順利成章的事兒?又何必在外頭受這些苦。現在事情老爺都知道了,他派我來接你回去,就要是正經給你個名分,你生的那個孩子,也該要認祖歸宗的。”
“我不回去,我不回去……”女人強烈的反抗。
這一次,季末聽真切了,再加上“範姨娘”這個稱呼,她猛的看向顧兮之,不會這麼狗血吧?
後者的臉色肉眼可見的驚怒。
裏頭的說話聲還在繼續,“你不要這麼想不通,尚書府是什麼樣的地方,老爺又是什麼樣的人?朝廷一品大員,你就算不為你自己想,也該為孩子想不是?難道你希望他永遠做個沒有爹的孩子?貧窮,受人白眼,為了芝麻綠豆的功名與別人擠破了頭不成?”
張嬤嬤苦口婆心說了一大堆。
她以前是先夫人身邊的管事嬤嬤,先夫人去了後,老爺迎娶了夫人的親妹妹小喬氏,這本是大家都極力看好的,老爺對先夫人有情,怎麼也不會虧了先夫人的妹妹。
而既然是親姐妹,小喬氏也應當不會虧了親姐姐的孩子,誰曾想……
張嬤嬤不確定大公子的死是不是小喬氏動的手腳,因為這些年,明麵上小喬氏對大公子極好,甚至比對自己的親兒子還要好,要說她動手,也真是找不到任何理由。
但二公子病情越來越重,三公子又是個爛泥扶不上牆的,老爺心裏比誰都急,張嬤嬤不忍心,就說當年放出去的通房裏頭,好像有個不對勁……老爺悄悄按下這事,沒讓小喬氏知道,隻讓她隱秘的查,卻沒想到範氏這女人竟然是懷著孩子出的府……
顧府人丁單薄,哪怕是個通房的孩子,也不能任其流落在外。
但張嬤嬤沒想到的是,她千裏迢迢找到這個女人,她居然不願意回去?情急之下就把人給綁了。至於孩子,她都打聽好了的,範氏這女人命好,竟然生了個不錯的兒子。
已經進京了?那正好,她還少費些力氣。
不過在張嬤嬤看來,這是完全沒理由的,哪個孩子知道自己親爹是當朝尚書,會不高興呢?至於自己,也正好借由這件事情看看清楚,小喬氏這些年到底是真心對大公子好,還是陽奉陰違。
到這裏男主的身世就全部揭曉了
後麵剩下一些膩歪的番外,會慢慢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