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魚大夫的手藝真好,”娃娃臉有一下沒一下地挑著米粒,不甘寂寞地開口,“這肉聞起來好香啊,比我以前吃過的肉都香。”
鬱容矜持一笑:“肉是好肉,燒起來才會這麼香。”
“是嗎?”趙燭隱的眼睛一個勁兒地瞟向吊罐,“那什麼肉啊?我瞧著不像豬肉,味道也不像羊肉。”
鬱容有問必答:“是麖肉。”
羊肉吃不慣,這裏的豬肉不太好吃,旻國又禁屠耕牛,牛肉基本買不到。市麵上有一些野味交易,不知真正肉源,他可不會買。
故而,來到這個時代後,鬱容吃的最多的肉,是客棧煎燠的雞肉。
今天運氣不錯,在鎮子上巧遇了準備去京城買麖肉的屠戶。
麖是自家馴養的,鬱容之前就聽說過,亦知,麖肉是真正的“價值千金”,尤得京中貴人們喜愛,別的地方想買也沒處買。這回碰著了,自是忍不住好奇之心,跟屠戶打探了一番,發覺肉質看著果真很不錯,便一口氣花了兩貫錢,十分豪氣地買了兩斤。
——鬱容是標準的天.朝人,美食絕對不可辜負。
事實證明,這麖肉確實值得千金之價。
趙燭隱半信半疑:“麖肉?我以前吃過,可沒這麼香。”
鬱容不由得輕笑了,自是明白真正的問題,不在這肉是什麼肉。
不等他再回答,一直保持“食不言”的聶昕之忽然出聲:“趙燭隱。”
隻是喚了這一聲,效果立竿見影,原本蔫耷耷的娃娃臉頓時正襟危坐,捧起碗,安安分分、認認真真地喝著他的粥。
鬱容目睹著這一切,目光不由自主地轉向了坐在左手側的男人,悄悄地打量起來。
說起來,“聶”這個姓,在旻國不是很常見吧?
在這個時代生活了一個月,鬱容的忍耐快達到了極點,僅靠食鹽刷牙,沒過三兩天就有些受不了了,後來自製了牙粉,又覺得用著不習慣,比較麻煩,完全不如現代牙膏那樣方便又好用。
於是,親手製作現代牙膏的想法,就此紮根在了心裏。
實際上,如果不是這兩天各種瞎忙活,便是沒有乳香與沒藥,他可能也早已動起手了。
對於普通人來說,全手工式牙膏的製作,顯得複雜,且把握不準各種成分的配比,更甚者,在第一道關卡,原料炮製問題上,就很有可能讓人望而卻步了。
對鬱容來說,盡管也是第一次親自動手製作牙膏,難度在他看來不大,過程也談不上有多複雜……比起各類藥劑的製作,牙膏算是比較好處理的吧!
首先清理工具,如切藥刀、杵臼以及砂鍋和藥爐什麼的,以免在製作過程中汙染了藥材。
完成了準備工作,便開始處理藥材,三七、乳香等除去雜質,該切片的切片,該搗碎的搗碎,還有一些需要碾磨成粉。
便點燃竹炭,燒大號的爐子,砂鍋入清水,倒進搗碎的無患子。
——俗名為油珠子的無患子,遍布了乾江中下遊包括以南地區。大家比較熟悉的皂角,在新安府這些地方,其實並不受老百姓歡迎,最喜歡的正是無患子,清潔、洗滌,不要太好用了……這玩意兒也是製作肥皂的主要原料之一。
無患子煎製出的汁液,潔淨、去汙功效不必說,關鍵在於其竟是天然的活性劑。須知,活性劑是現代牙膏必不可少的成分之一。
在熬煮無患子液的同時,鬱容著手加工起牙膏最主要的部分——牙粉了。
說起來,牙粉的曆史挺悠久的,富貴人家用苦參或茯苓研製牙粉早有其事,可平民百姓哪裏舍得這樣奢侈,還是用鹽最普遍了……自然,製作牙粉少不了放鹽了。
但最主要的還是滑石粉。滑石粉是直接從藥局買來的,由燒陶瓷的白陶土炮製而出,很久之前就有人拿它刷牙了,在現代也是牙膏的重要組成部分。
除了滑石粉與鹽,鬱容又另放了末粉與茶粉。末粉類似於“無害添加劑”,沒別的作用,就是增添牙膏的摩擦性;而加入茶粉,就比較有意思了,茶葉含堿,自帶抗菌殺菌的功效,又因含少許的氟化合物,對齲齒的防治起到一定的作用。
待牙粉研磨、磨細了,無患子液也熬好了,過濾掉藥渣,放置陰涼處冷卻。
下一步是最麻煩的。
先是炮製乳香與沒藥,放藥爐裏水煮烊化,直到融成膠質。
這時,參照傳統製膏劑的手法,蒸製三七等藥材,進行漫膏。
藥材膏狀物與乳香沒藥膠混合在一起後,須得不停地攪拌、拌勻。
最終將無患子液、合成膏劑以及牙粉調製成粘稠糊狀,在調製過程中,不忘添加少許的蓖麻油。蓖麻油是天然的粘合劑與潤濕劑,好以增強膏劑的粘性,保持水分並維持膏體的流動性……
由此,鬱氏獨家配方,純天然、全手工的中藥牙膏成功出爐!
說著挺簡單的,好像挺容易製作的,事實上等這一切都做好了,日頭已在不知不覺間由東行向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