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本質是風範,文學的道理是風骨。
一個人可以成為風範,但成不了文化,成為文化需要一大批可以代表這個民族的人同樣擁有某種風範。一部小說不可以覆蓋全部文學,卻可以成為文學的風骨。那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蟠虺紋飾,用同樣無法再普通的方式鑄造成透空樣式,就成了千年之後的歎為觀止!將數不清的平凡之物,用數不清的平凡姿態,一點點地堆積起來,比如生命中的一分一秒,比如大海中的每一滴水,最終的體現便是奇跡了。不要說人生太普通,也不要企望等到偉大人生突然降臨,那些仍然活著的任何一種人事,都應當被看作具備天大的可能。比如我們對曾侯乙尊盤的認知,無論用何種理由擁有她、利用她,都是一種簡簡單單的原欲和顯而易見的原罪,等到灰飛煙滅之際,那些理由就變得不如一粒銅鏽,也不如一隻沙眼。
關於曾侯乙尊盤的論爭,不是小說所能解決的,也不是我想幹涉的。為著曾侯乙尊盤的寫作隻是朝向自殷商以來,在這片大地上越辯越不明白、越活越不爽朗的哲理。曾侯乙尊盤是從哪裏來的,其實也是我們是從哪裏來的,並且將向哪裏去的那個磨人問題的青銅說話。那一天,一個句子從腦子裏冒出來:識時務者為俊傑,不識時務者為聖賢。到這一步我才覺得踏實下來。曾侯乙尊盤上的蟠虺紋是表示毒蛇,還是展現小龍,正可以看作是每個人心境的一種浮現。隻有不識時務者才能像小說的最後一句話——與時光歃血會盟!
二〇一四年四月二十七日於東湖梨園
https://www.biqiugege8.com/book/31595/57458778.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ge8.com